附件二
利民第二中学校教师考核评价细则
指标类别 指标项目 指 标 内 容 评分要点
A1
德
(20分)
B1
为人
师表
(5分)
C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讲究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C2.认真遵守《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品行端正,举止文明。不涉黄、赌、毒,不信迷信和邪教。穿着整洁大方。上课不穿拖鞋、不抽烟、不随意接打电话,不酒后上课。
C3.不断学习,乐观向上。不散布和传播有损教师形象、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思想。强化意识形态,筑牢思想防线。
C1.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扣1分,有违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行为扣1分,见困难不帮助扣1分,私自占用公物、破坏公物、见破坏公物行为不制止各扣1分,有违纪违法行为扣1-2分。
C2.品行不端,举止不文明扣1分,涉黄、赌、毒和信迷信邪教各扣3分,衣着不整扣1分,上课穿拖鞋、接打电话、抽烟每次各扣1分,酒后上课每次扣1分。
C3.发现散布和传播有损教师形象、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和思想,每次扣2分,情节严重扣3-4分。从不看书看报扣1分,挑拔同事关系,公开吵闹各扣1分,工作不协作,不顾全大局,不维护集体荣誉各扣1分。
以上三项指标最多扣5分,扣完为止。但教师为人师表,行为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积极影响,另加2 分。
B2
关爱
学生
(5分)
C4.每学年对所有任教的学生至少谈心1次。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公正客观评价学生。
C5.建立学生家庭信息台账。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全面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
C6.开展学生结对帮扶活动。对学困生免费进行辅导。对后进学生给予特别关爱。
C4.开展与学生谈心活动,班主任谈心学生每少于学生人数10%扣0.5分,记录不完整扣1分;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每人次扣1分;对学生评价欠公正客观每人次扣0.5分。本指标最多扣2分。
C5.未建立学生家访信息台帐或信息不全扣1分;家访率每低于10个百分点扣0.5;家长会到会率不足75%以上,扣1分。扣完为止。
C6.未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扣2分;未进行无偿辅导每人次扣0.5分;未特别关爱后进学生每人扣0.5分。
B3
爱岗
敬业
(5分)
C7.服从学校分工。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C8.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坚持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C9.团结尊重同志。有担当、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强,不计报酬主动接受份外工作。落实首问责任制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积极做好学校分配的应急处突等工作。
C7.不服从学校分工,不坚守工作岗位每次扣1分,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每次扣1分,上班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每次扣1分。
C8.按附件三《利民第二中学校教师考勤考评办法》中第三项活动考勤折算10%计分。
C9.不团结尊重同志、没有担当协作精神、不主动接受份外工作或斤斤计较报酬,每次扣1分;重大事项未及时报告每次扣1分,未做好应急处突工作每次扣1-2分。主动接受任务每次加1-2分。
B4
廉洁
从教
(5分)
C10.不向学生推销和代销上级规定以外的教辅资料和学习用品。
C11.不违反规定进行有偿家教、有偿兼职或从事其他职业。
C12.不利用入学、编班、排位、辅导等工作之便接受家长礼品、红包和有价证券。
C10.向学生推销和代销上级规定外的教辅资料,每发现一次扣2分,推销学习用品每发现一次扣1分。
C11.违反规定进行有偿家教,每位学生扣0.5分,有偿兼职扣1分,从事其他职业扣1分。
C12.发现接受家长礼品红包及有价证券,每次视情节扣1-2分。
以上三项指标最多扣5分,扣完为止。
A2
能
(20分)
B5
专业
基础
(1分)
C13.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定学历、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具备规定的资历要求。
C13.学历、资格、资历每有一项不符扣1分。
B6
教学
能力
(5分)
C14.能胜任本学科教学。能进行本学科循环教学,教师有综合教学技能。
C15.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C16.每学期至少有1次作为集体备课主讲人。每学期至少上交1篇教学反思。每学年至少有1篇论文在本校及以上交流或发表。
C14.不能胜任本学科教学(班上30%以上学生或家长反映)扣1分;不能进行本学科循环教学扣1分。
C15.没有主持或参与至少一个课题研究扣1分,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每次扣1分。
C16.未担任集体备课主讲人扣1分,未上交教学反思扣0.5分,没有论文交流或发表扣0.5分。
B7
学习
能力
(7分)
C17.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符合规定要求。
C18.按时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返校能承担二级培训任务。
C19.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教师专业知识考试。
C20、每学期至少制作1个PPT课件。
C17.政治学习每缺一次扣0.5分;学习笔记不达次数、字数扣1分;学习心得每缺一篇扣0.5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排名前50%或平均分以上计4分,平均分的40-49%计3分,30-39%计2分,29%及以下计2分,19%及以下计1分。
C18.不按时参加专业培训每次扣1分,不能或不承担二级培训任务,每次扣0.5分。
C19.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教师专业知识考试,本学科、学段全体教师平均分计1分,低于平均分1分减0.1分,未参加不得分。
C20.每学期未制作一个PPT课件扣1分,三年内退休的教师不作要求。
B8
创新
能力
(7分)
C21.参与所任教学科课程开发,包括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和校本课程。
C22.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C23.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每学期至少提交1份拓展延伸案例,包括实施方案、实施过程、活动成效等。
C21.未参加所任教学科课程开发扣4分,未参加基础课程校本化或校本课程扣2分。以教研组为单位整体考评。
C22.未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扣3分,未改进教法和学法扣1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扣1分,此条由各教研组组织考评,学校抽查20%以上合格予以认可。
C23.未提交案例扣2分,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和活动成效每缺一项扣1分,案例质量不高扣0.5分。
A3
勤
(20分)
B9
工作
考勤
(14分)
C24.严格遵守上下班和值班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空堂、不拖堂、不随意调换课。
C25.认真执行请、销假制度,因事因病请假按规定的要求和程序报批。
C24.由考核组按学校考勤制度执行扣分,然后按折算比例计入本条总得分。
C25.由考核组按照学校请假制度,进行考评后,按比例计分。C24、C25见附件三《利民第二中学校教师考勤考评办法》
B10
会议
考勤
(4分)
C26.按时参加教师例会和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召开的各种会议。
C26.由考核组按照学校请假制度,进行考评后,按比例计分。见附件三《利民第二中学校教师考勤考评办法》
B11
活动
考勤
(6分)
C27.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组织活动。认真参加备课组活动、听(评)课活动、教学竞赛、辅导师生等教研活动和社团活动。按时参加各种业务、技能培训。
C28.积极参加周一升旗、新生入学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艺术节、家长开放日、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主动参加迎检、应急处突等工作。
C27.政治学习、教研活动、社团活动和各种业务、技能培训,每缺一项扣1分。
C28.升旗、新生入学仪式、开学典礼、运动会、艺术节、家长开放日,重大节目庆典等活动,每缺一次扣1分,迎检应急处突工作等,每缺一次扣1分。
见附件三《利民第二中学校教师考勤考评办法》
A4
绩
(25分)
B12
工作量
(6分)
C29.教师工作量由教学工作量和职务工作量构成。教学工作量=课时工作量×课程系数。职务工作量根据岗位特点设定。基本工作量=参评教师总工作量/参评教师数。
C29.教师工作量得分=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学科系数÷教职工人均工作量×6分。见附件四《利民第二中学校教师业绩考核细则》
B13
教学
过程
(7分)
C30.岗位专业知识及基本功扎实、过硬,工作中具有不断创新能力;主动获取新 知识、新信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或办公手段的能力;具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对学校、 班级、学科工作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具有教改实践、教学评价、教研科研的能力。
C30.实行教学过程专项考评。见附件四《利民第二中学校教师业绩考核细则》
B14
教学
成绩
(7分)
C31.教师的教学成绩根据每学期一次的质量检测,按照参考率、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计分。并对所教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进行考查。教学质量实行主管部门和学校互动抽测和考评。
C31.实行教学成绩专项考评。见附件四《利民第二中学校教师业绩考核细则》
B15
教研
成果
(4分)
C32.课题立、结项,分省、市级分别加分。课题被定为重点课题的翻倍计分。
C33.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按形式(获奖、发表)、级别、等次计分。
C34.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大赛、技能大赛,按形式(现场展示、作品展示)、按级别、按等次计分。
C35.积极主动承担辅导教师、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按形式(现场展示、作品展示)、按级别、按等次计分。
C32-C35.实行教研成果专项考评。见附件四《利民第二中学校教师业绩考核细则》
B16
专业
成长
(1分)
C36.按照教学新人(1-3年)、教坛新秀(4-6年)、校级名师(7-9年)、市骨干教师(10-12年)、市学科带头人(13-15年以上)的成长要求,按时达标。
C36.(1分)对照教师在本校任教年限,未达标不得分。
A5民主测评(15分)
B17教师互评(5分)
C37.由学校考评领导小组召集全体教师参加,通过无记名填写《互评表》的方式进行测评。
C37.测评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格次评定,分别计分为5.4.2.0分,每个人的得分为总分除参与测评人数。
B18社会评价(5分)
C38.由学校考评小组组织,通过家长代表问卷评价的方式进行,家长人数不少于20%。
C38.测评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格次评定,分别计分为5.4.2.0分,每个人的得分为总分除参与测评人数。
B19班子测评(5分)
C39.由学校考评小组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行政人员对教师进行测评。
C39.测评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格次评定,分别计分为5.4.2.0分,每个人的得分为总分除参与测评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