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嶅述在文章结尾
编辑/阿芷
高考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各省考生也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查分时刻。
看到成绩之后,也注定会有人哭,有人笑。
与此同时,也会有“xx省高考状元诞生,总分xxx”的词条登上热搜。
这不,今年就诞生了一位全国高考首位状元,她的成绩单真的很“漂亮”。
总分715分,数学、物理都是满分。
那么,究竟是哪位考生获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呢?
6月23日晚,成都七中理科考生戴思宇高考成绩715分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
满分750分,她总共才扣了35分。
对很多人来说,一科扣的分数就和人家这总共扣的分数差不多。
随后,戴思宇的成绩单也随之公布。
放眼望去,那满分的物理和数学成绩,实在太令人羡慕了。
这成绩,妥妥的理科学霸。
近些年的高考竞争压力可谓是越来越大,考生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看着水涨船高般的分数线,考生们也纷纷陷入了焦虑之中。
戴思宇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属实是非常难得。
很快就有记者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她,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霸,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她的成绩在市里一直是前几名,数理化也一直是她的强项。
老师们对于戴同学也非常地放心,都知道她是一个好苗子,完全不担心她的高考成绩。
当媒体得知戴思宇的成绩之后,纷纷想要采访这位学霸,以及她的班主任。
可是,当媒体联系到她的班主任老师之后,却被婉拒了。
当大众得知夏老师婉拒的理由之后,纷纷给这位老师竖起了大拇指。
夏老师表示:很高兴思宇同学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同时,班上的学生还有很多,相比于戴同学,似乎其他同学才更需要关注和安慰。
这一席话,直接将现在社会的一种现状暴露了出来。
每当高考成绩出现之后,大众的目光便死死钉在所谓的“状元”身上。
如此一来,家长也不免把自己孩子的成绩和状元的成绩进行对比。
现在的孩子们,学习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几乎每年都有因为高考选择自杀的学生。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
高考考砸之后,你的整个人生基本也就完了。
这类思想不断被灌输到考生的脑海中,可这种说法、思想真的是正确的吗?
高考状元的大肆宣传,一度引发了教育焦虑。
针对这种现象,国家一度提出了“高分屏蔽生”这个概念,可真的有用吗?
“状元”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科举考试时,殿试第一名则为状元。
古时候的状元,含金量非常高。
现如今,状元也仅仅代表着一个成绩,没有什么切实的用处。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用处的话,那就是被相关部门、企业、媒体等炒作。
当“高考状元”出现后,首先就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铺天盖地的状元新闻出现在网络上,一度兴起了“高考状元热”。
随后,就是一些部门、企业发奖金、送房子等等。
之所以怎么做,也是为了帮自己宣传。
此后,还有一些高校砸重金抢学霸之类的,简直不要太热闹。
在不知不觉中,这种现象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笑话,让人难以理解。
往往那些出现状元的学校,也会成为家长们的偏爱,纷纷绞尽脑汁想把孩子送进去。
在家长们看来,优秀考生存在的地方,一定有着更好的师资。
久而久之,势必会对教育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持续发生,国家教育部门实施了“高分屏蔽”。
就是一些成绩比较高的学生,在统一查分时,是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成绩的。
直到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才能看到这样的成绩。
说起来,这种情况还真像是小说里面的情节。
本以为这种做法能够避免“炒高考状元”的做法,未曾想,“高分屏蔽”的热度更高。
“首个高考成绩被屏蔽的人出现了”
当这个词条出现时,会引来很大一波吃瓜群众。
大家都知道,被屏蔽的考生一般都是成绩比较高的考生,未知的成绩更能激发大家的好奇心。
渐渐地,炒“高考屏蔽生”已经成为了炒“高考状元”的翻版。
如此一来,大众的注意力也仍旧围绕在高分考生的身上,该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决。
而这些,也就是应试教育功利化的后遗症。
不知从何时开始,分数成为了衡量考生的唯一标准。
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社会对高考成绩已经到了一种“痴狂”的地步。
也不禁让人思考:考上好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3000块的农民工不好找,3000块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
这句话看起来搞笑,但却是事实。
现如今,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一抓一大把。
而能够找到一份合适工作的大学生却很少,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无论你是好的大学,亦或是末流本科、专科。
大学学历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大学生也逐渐变得普通、常见了起来。
在七八十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很高。
那时候,能考上大学的人很少,就算考上一个专科,也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那时候的大学还有包分配工作一说。
特别是,老师、护士这一类的。
而现阶段学生的家长,也大都是那个年代的人。
“大学=出路”这种思想,早在无形中灌输在他们的脑海中。
于是乎,他们无比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一个大学,而后就能理所应当拥有一个顺遂的人生。
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思想早就已经落后了。
“清华学生摆摊”等新闻层出不穷,也早已说明了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
吴一黎就是一名清华高材生,毕业之后,选择了在街头卖煎饼为生。
他刚毕业那会儿,也去过一些大公司,也过着某种意义上的上流社会的生活。
可在生活的重压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辞职,和妻子一起买煎饼。
当他成为一个煎饼小贩的时候,还有谁会在意他的清华学历。
这时,那句“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是不是就变得虚伪了起来。
实际上,高考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等到大家开始工作之后就会发现,在职场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高考成绩如何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如何。
只要一个人的品行端正,那么,他就是一个优秀人的人。
实际上,很多拥有高学历的人才,都在学成之后选择了出国、定居国外。
分数、成绩从来不代表人品。
戴思宇是一位考出优异成绩的高考生,仅此而已。
所谓的“全国高考首位状元”头衔,对她来说或许只是一种枷锁。
当然,还是要祝贺她考出了如此优秀的成绩,她的优秀成绩毋庸置疑。
希望她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成为一位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
高考并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只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一次的成功、失败并不代表着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潜力。
最终,希望应试教育功利化这一现象能够早点消失。
也由衷地希望,每一位高考考生都能不被分数束缚,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这位同学高考理科715分,班主任:祝贺,但其他同学也需要关注和安慰 红星新闻
成都七中戴思宇理科715分 封面新闻
炒“高考屏蔽生”就是炒“高考状元”的翻版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