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改答案错的几率(考试改答案错不改答案也错)

试卷改答案错的几率(考试改答案错不改答案也错)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14 00:54:01

高考时,面对没有把握、比较犹豫的选择题,考生们是应该坚持原来的答案,还是修改答案呢?

考生们有没有因为修改答案,把正确答案改成错误的经历呢?

是不是有的老师和同学告诉你,拿不准的题目不要轻易改答案,要相信“第一感觉”,因为直觉往往更准确。

那么,相信“第一感觉”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高考时面对拿不准的选择题,要不要修改答案呢?

“第一感觉”可靠吗?

首先,这个问题老师是怎么认为的呢?

著名心理学家本杰明对58名大学教师进行访谈,老师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因此,超过半数的老师反对修改答案。

图解|大学老师对修改答案的看法

为了验证大学老师的判断是否正确,本杰明又进行了多项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考试时拿不准的题目进行修改,由错误答案改成正确的比例为58%由正确答案改成错误的占了20%把错误答案改成了另一个错误答案的占了22%。

本杰明的研究表明,面对拿不准的选择题,更改答案可以提高成绩,这与老师的判断相反。

图解|实验结果与之相反

与本杰明的研究结果类似,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也曾经对此进行研究,考试中心对2000名参加GRE考试的考生进行过一次调查。

面对“拿不准的选择题答案是否应该修改”这个问题,59%的考生认为坚持原来的答案,14%的考生认为应该修改答案,还有27%的考生持中立的态度。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考生认为应该坚持原来的答案。

然而,ETS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发现,超过95%的考生在GRE的语文或数学科目中至少修改了一次答案,大部分的考生修改时将错误答案改正了,由此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此外,GRE的统计还发现,暂时跳过部分题目随后作答的策略,也有助于提高成绩。

ETS高级研究员Lydia Liu说:“大部分人认为做选择题时,第一直觉得出的选项更像是正确答案。此项研究正好驳斥了这种错误观点。研究结果支持考生在有充分理由时,可以修改答案。”

图解|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适用于除法律与商业外的各专业,由ETS主办

美国心理学顶级期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刊登了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心理学院的研究结果,他们综合33项同类研究发现:“坚持到底并不一定是最佳策略。怀疑自己有错时修改答案,反而有利于提高答题正确率,增加考试的总体成绩。”

也就是说,大学老师和考生认为的坚持“第一感觉”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在高考时,面对犹豫不决、没有把握的选择题,考生只要是经过深思熟虑就应该果断修改,不要对“直觉”过于坚持。

这个结论其实是很好理解的:

也正因如此,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目暂时跳过、回头再答,同样可以让考生取得更好成绩。

那么,为什么老师和考生会有坚持第一选择更好的“错觉”呢?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又是什么?

图解|机翼上弹痕最多,那么是最致命的吗?

幸存者偏差:“看不到”的真相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家亚伯拉罕·沃德教授接受盟军要求,就飞机如何加固进行研究。

经过调查,从战场返回的盟军飞机,机翼总是伤痕累累,布满了弹孔;而机尾弹痕最少,很少被攻击。于是,海军军官认为,飞机应该加固机翼,因为机翼最容易被击中。

然而,沃德教授在论文《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中给出了相反的结论。

他认为,机尾弹痕少并非是不容易中弹,而是中弹后飞机返航的概率低。所以,飞机真正需要加固的是机尾,而并不是机翼。

图解|弹痕少的部位反而应该加固,因为更致命

这个事例被改编成了2018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题,这正是心理学中“幸存者偏差”的著名案例。

幸存者偏差是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如生活中我们总是发现少一只袜子,这是因为两只袜子都找不到的时候,你觉察不到。再例如,我们因为某个人读书时学习很好、但进入社会后工作不好,就认为“读书无用”,这也是典型的“幸运者偏差”,只看到了个例,而忽视了其他更多的例子。

而在考试时面对没有把握的选择题,老师和学生认为坚持“第一感觉”成绩更高,就是被“幸存者偏差”所误导。

图解|在火车上采访就会发现,人人都能买到火车票

考生是如何被“幸存者”误导的?

考生产生“幸存者偏差”的帮凶是期望。

考试时,面对犹豫不决的选择题,考生将错误答案改正,在期望上被认为“本该如此”,由此产生的情绪波动较小。但是,如果将正确答案改错,这是期望之外的结果,考生更容易产生懊恼、后悔的情绪。

也就说,考生对于把答案由正确改成错误的印象更深,随着时间推移,把答案由错误改正的印象被筛除了,故此有了坚持“第一感觉”更好的印象。

心理学家克鲁格的研究正好验证了这个结论:

实验显示,25%的正确答案改成错误答案,而51%的错误答案改成正确答案,这和前面的结果类似。

实验显示,回忆过程中考生倾向于高估了将正确答案改成错误的次数,而大大低估了从错误答案改为正确的次数考生会有坚持“第一个感觉”更正确的错觉。

这表明,考生们陷入了“幸存者偏差”。高考时,考生应该放下坚持“第一感觉”的错误观念,这种观念是被“幸运者偏差”误导产生的。

图解|《天才枪手》的考场,陌生环境有压迫感

四个临场技巧在考场发挥更好

那么在高考考场上,结合“幸存者偏差”理论,学生们还有哪些临场技巧可以提高考试成绩呢?

① 至少提前半小时抵达考场和教室

提前达到考场是浪费时间吗?

考生进入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考场产生一定情绪上波动,提前抵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的环境,有助于考生消除紧张的情绪。

以往考试中,有的学生临近考试急急忙忙跑进考场,手上拿着卷子,身体还在“大喘气”,这不利于平复心情,尽快进入考试状态,所以考生应该尽可能提前抵达考场和教室。

② 拿到考卷先用1-2分钟浏览整张卷子

拿到考卷不是应该立刻答题吗?

以往考试中,存在考生有一面或者两面卷子漏答的情况,原因在于考生做卷子时对题量和时间把握不好,导致出现漏答的情况。

拿到考卷,先花上1-2分钟浏览整张卷子,对试卷的结构、题量、难度有个大概了解,并根据了解的情况在考试过程中注意时间分配,避免时间分配不均、大面积漏答等情况。

图解|要注意检查好答题卡,不要漏涂或错涂

③ 暂时回答不出的题目可以先跳开

根据GRE考试的统计结果,暂时跳过部分题目随后作答,考生的成绩可以得到提高。与之类似的,高考中,遇到较难回答的题目也可以先跳过。

由此可见,跳过答不出的题目,对于提高分数是有利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跳开的题目应该在草稿纸上做出明显的标记,等待答完所有题目后继续作答。

④ 对于存疑的考题要进行标注和检查

考生除了要对跳过的题目进行标记,也要对存疑的、拿不准的题目在草稿纸上进行标注。

存疑的题目是答题完毕之后检查的重点,反复推敲后要是有修改的想法,可以勇敢地进行修改,而不是纠结于坚持“第一感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跳题和改答案会影响答题卡的涂写,所以交卷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答题卡的涂写是否规范。

图解|临场技巧有助于在考场上有更好发挥

综上,在老师和学生的观念里面,遇到把握不准、犹豫不决的题目要相信“第一感觉”,不建议随便修改答案。但是,坚持“第一感觉”没有科学依据,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出现了“幸存者偏差”。

在考试时,建议考生提前抵达考场熟悉环境,拿到考卷时首先浏览整张考卷,对于暂时回答不出的题目可以跳过,对于存疑的考题经过慎重考虑后应该勇敢修改答案,这些都是帮助考生提高考试成绩的实用技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