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100分试卷全撕了(100分试卷只考了98分)

考了100分试卷全撕了(100分试卷只考了98分)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14 01:02:57

文 | 风间载酒

编辑 | 风间载酒

想要财运亨通,好运常伴吗?那就赶紧加入我的幸运阵营吧!点赞关注,一起迎接好运的到来!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90%的原题,4分的成绩:当教育理想撞上现实之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以为,我把考试答案都告诉他们了,他们至少会抄...”一位年轻的大专老师在网络论坛上写下这句话,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和深深的挫败感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拥有硕士学位的女生,怀揣着满腔热情,踏上了大专教师的岗位,她认真备课,精心制作PPT,用尽全力想让学生们真正学到知识,课堂上的学生却大多目光游离,对学习毫无兴趣

期末考试临近,为了避免学生挂科,这位老师破例在最后两节课里划了重点,甚至直接告知了90%的考试原题,考试成绩却如同当头一棒,令她目瞪口呆:挂科率居高不下,一些学生的试卷甚至只得了個位数,其中一位更是只考了4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巨大的落差感和挫败感让她忍不住在网络上倾诉,却意外地遭到了网友们的冷嘲热讽,有人指责她“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大专生就应该是这个水平;有人嘲讽她“既然嫌弃大专生,当初为什么不去本科院校?”,言语间充满了对大专教育的轻视和对教师职业的误解

这起事件,如同平静湖面下的一块暗礁,将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大专教育困境推到了聚光灯下,也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社会认知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

燃烧的热情,冰冷的现实:大专教师的无奈和心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进高校当老师”成为了不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职业目标,在他们看来,高校教师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还有寒暑假,是令人羡慕的“金饭碗”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涌入高校,教师岗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许多双非院校的招聘门槛水涨船高,硕士学历已经成为了“标配”甚至一些大专院校也开始要求博士学历

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些人选择放低姿态,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希望为更多渴望学习的年轻人提供帮助,他们满怀热情,带着对教育的憧憬,走上了讲台,却在现实的泥沼中不断碰壁,最终理想被消磨殆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专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气氛沉闷,成为许多教师面临的共同难题,他们中的许多人,经历了高考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后,将进入大学视为学习生涯的终点,而非新的起点,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沉迷于游戏、娱乐,对学习毫无兴趣

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许多大专教师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中,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尝试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收效甚微,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换来的只是学生们漠然的眼神和低头玩手机的身影;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被淹没在嘈杂的课堂氛围中

标签化的误解:大专教育,不该被轻视的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大专教育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和误解,认为大专是“次等教育”,大专生是“差生”,缺乏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这种标签化的认知,不仅伤害了大专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大专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发展空间,事实上,许多大专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他们中,有的刻苦学习专业技能,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有的自主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还有的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专教育,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另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我们应该撕掉偏见的标签,给予大专教育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多年轻人创造实现梦想的机会

迷茫的青春:学生,需要的不只是答案

那位女硕士老师的遭遇,折射出的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倦怠现象,他们中,有的对未来感到迷茫,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有的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的沉迷于虚拟世界逃避现实的压力和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塑造价值观、提升能力、开拓视野的重要时期,一些学生却在迷茫和困惑中虚度光阴,错过了宝贵的成长机会

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爆炸,各种诱惑充斥着年轻人的生活,让他们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一些学生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急功近利,忽视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探索未知,习惯了依赖老师和家长而不是自己独立面对挑战

教育的本质:唤醒、引导,而非填鸭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唤醒、引导和启迪,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位女硕士老师的初衷是好的,她希望通过划重点、告知原题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过度的“spoon-feeding”(spoon-feeding指的是过度地帮助或照顾以至于阻碍了个人独立发展)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用更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对于学生而言,需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结语:教育,是一场共同的修行

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面对大专教育的困境,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学生“不努力”,也不能一味地苛责老师“不负责”,而应该理性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需要我们怀揣着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或许才是那位女硕士老师的经历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