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郑州小升初各名校考试不断出现一些“奇葩”试题,难倒了非常多需要小升初学生们,让不少家长也惊呼“题目都看不懂”、“大人都不会小孩子怎么可能会”,更有网友调侃“还好毕业得快,不然初中都考不上”。
接下来就整理一些近年来郑州小升初的各校“奇葩”考试真题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的思维逻辑是否和出题人一样呢?
(2019郑州小升初阶段性考试真题)题目一:
村子中有50个人,每人有一条狗,这50条狗中有病狗(病不会传染),要找出病狗,每个人可以观察其他的49条狗,以判断它们是否生病,只有自己的狗不能看,观察后得到的结果不能交流,也不能通知病狗的主人,主人一旦推算出自己家的是病狗就要枪毙自己的狗,而且每个人只有权利枪毙自己的狗,没有权利打死其他人的狗。第一天,没响,第二天听到了一阵枪响,问有几条病狗,如何推算得出?
(这就是近两年最著名的“疯狗题”,看到题目是不是有点懵圈,出题人的脑洞可够大的,不少网友直呼“狗没疯,我疯了”。答案是3只,你猜对了吗?想知道为什么吗?答案解析往下翻↓↓↓)
(2017郑州*杨外国语学校考试真题)题目二:
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一个内侄男.一个外甥女,一个舅父,一个姑妈,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表兄,一个表妹。你会说: “这家一共有十二人。”“不对,只有四人。” 你能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吗?
(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与小学学到的知识好像并没有关系,这就是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数确实是12个人,为什么只有四个人呢?应该怎么解释呢?答案往下翻↓↓↓)
(2018郑州*国语总校考试真题)题目三:
6个人拿着水桶到水龙头处接水。水龙头注满6个人的水桶所需的时间分别是5分钟、4分钟、3分钟、10分钟、7分钟、6分钟。现在只有一个水龙头可以使用,问怎样安排这6个人的打水次序,可以使他们总的等候时间最短?最短的时间是多少?
(这道题是要找规律的,这道题不算超纲但是也难倒了不少的学生,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也遭到了很多学生家长们的吐槽:“六个人都要打水,谁先打不都一样吗”那到底应该怎么算呢?答案往下翻↓↓↓)
(2020郑州*柏一中阶段性考试真题)题目四:
猜出五个成语,
一:20除以3;
二:1除以100或者百分之一;
三:9寸加1寸等于1尺;
四:12345609
五:1、3、5、7、9;
你能猜出来这到底对应的都是什么成语吗?
(这是某柏一中考试时出现在语文试卷上的一道题,大家一看会觉得这是一道数学题,因为全是数字,但是这是一道成语题,主要考验的就是学生的成语积累能力,但是只是成语积累肯定是不够的,也是在考验学生的思考能力。答案往下翻↓↓↓)
(2021河南省实验*博考试真题)题目五:
假设地球是个球体,一根比赤道长一米的铁丝围着赤道绕圈,问赤道与铁丝的间隙是多少?
(这是难道一片众人的“赤道题”,这道题确确实实超纲了,出现在小学考试试卷中,这考验的就是学生课外拓展知识的能力了,大部分学生看到这种题表示头疼,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可以做出来。答案往下翻↓↓↓)
揭晓答案↓↓↓
题目一: 3条。推理过程:(1)假设有1条病狗,病狗的主人会看到其他狗都没有病,那么就知道自己的狗有病,所以第一天晚上就会有枪响。因为没有枪响,说明病狗数大于1;(2)假设有2条病狗,病狗的主人会看到有1条病狗,因为第一天没有听到枪响,是病狗数大于1,所以病狗的主人会知道自己的狗是病狗,因而第二天会有枪响。既然第二天也没有枪响,说明病狗数大于2由此推理,如果第三天枪响,则有3条病狗。
题目二: 一共有四个人,所说的“父亲”和“母亲”是 一兄一妹,一个有儿子,一个有女儿,这两个小孩子是表兄妹,也就是内侄男和外甥女,那么长一辈的一男一女,也就是舅父和姑妈了。
题目三: 6个人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5分钟、4分钟、3分钟、10分钟、7分钟、6分钟;按顺序分别记作①、②、③、④、⑤、⑥;要使等候的时间最少,需要让用时最少的先打,因为3<4<5<6<7<10,所以按③→②→①→⑥→⑤→④的顺序打水使等候的时间和最少;等候时间的总和为:3×6 4×5 5×4 6×3 7×2 10=100(分钟)
题目四: 一、20除以3,答案接近于6.6666,所以是陆续不断,或者是六六大顺。
二、百分之一就是百里挑一
三、9寸加1寸等于一尺即是得寸进尺
四、12345609,没有7和8,所以是七零八落
五、1、3、5、7、9无双数所以叫做举世无双,或者天下无双
题目五: 设地球的半径是r米,地球的周长就是2πr米
铁丝长(2πr 1)米,铁丝半径(2πr 1)/(2π)=r (1/2π)米
间隙是(1/2π)米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是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通过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小升初不仅仅只是考一些简单的课内知识,更多的是课外拓展知识以及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看了这些题,你觉得自己考试可以得多少分呢?是不是瞬间觉得自己的智商不够用了?不禁感叹出题人的脑洞太大了! 庆幸自己毕业的早,如果再来一次,可能连初中都考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