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排名哪个最难的(高考试卷难度排行榜一览表)

高考试卷排名哪个最难的(高考试卷难度排行榜一览表)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13 23:29:26

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已全面实施新高考政策,新高考最主要的一个变化就是选科。不同于以往只有文理的选择,新高考开始更尊重同学意愿自由选择,但这也让众多同学家长对于到底选哪些学科陷入纠结。特别是在高考成绩计算中部分学科采用赋分制,这让选科不得不采取一些“战略”。

但对于初中生和新高一来说,高中各学科知识的难度与所需学习精力是未知的,哪个学科更难学?哪个学科赋分有机会高于原始成绩?为大家总结了高中九科学习难度排行榜,大家可以综合分析,争取做到最优选科!(后附选科攻略,应届生或低年级学生都要看哦),但科目难度因人而异,本文排名仅供参考。

NO.9历史

有同学说:历史的难点在于题型比较灵活,即使你把整本书背得透透的了,但考试时看到题目还是一脸问号,根本找不到答题的关键点。

实际上,如果没有把历史的几本书从头到尾翻20遍以上,根本不算完成了第一轮复习。与自然科学不同,历史没有定律,但它可以总结规律,所以这很考验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也考验学生的背诵积累。虽然票选出来是最简单,但可能真没那么简单哦。

NO.8生物

生物考的更多的是知识的细度,比的是谁把课本扣得更细更明白。例如必修几第几单元xx页,xx行,旁边的配图是什么...理科中的文科名不虚传。但也因为如此,很多生物高分的考生都是通过不断重复知识点的背诵,甚至在做题的时候把每一个选项都拉出来再次加强背诵,最后都能记得很牢固。

所以生物难在如何背诵,只要肯努力还是有收获的,有网友建议看教材的同时可以买漫画生物书辅助记忆。

NO.7政治

政治需要背的知识点很多,但不少题目有相似的套路,万变不离其宗,考个不错的成绩容易,但想考高分难。难在政治是主观题偏多,拉开分数的关键在于对题目的理解,精准分析题目,答对要点才能拿高分。

近年来由于选考政治能在志愿填报中得到一定的优势,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这门科目,有的人甚至已经在为未来考研考公做准备而死磕政治,有心的同学可以多加关注哦。

NO.6英语

As for English. 高中英语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英语难,结果3500词都还没开始背,这能不难吗?花点时间把英语的基础打好,英语一定不负于你!

从2024届模考的分数线来看,外语毫无意外是最高分的,相冲名校的同学甚至要把英语目标定在135~140分以上。但近年来英语可能会略微提升难度,超纲词已经是常规操作,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阅读外刊原文或者尝试做做考研英语的题目,因为无论是高考还是研考,题目的词源都还是外刊。

NO.5化学

化学知识点细碎庞杂,需要记忆的东西非常多,且知识间联系紧密,前期基础没打好的话,很容易后期崩盘,比如从化学反应原理就已经颠覆认知,典型的一失足成万古恨。

平时要注意复习巩固之前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链,最难的是在高三模考,考题十分不固定,考验思维灵活度。

NO.4地理

很多考生把地理奉为“玄学”,考前估分85,考后查分35。但其实学地理要具备“理科思维”。

地理内容比较抽象,像地球运动、时区、晨昏线等内容需要很强的空间逻辑感,山脉河流区域等又需要很强的记忆力。先买一个小地球仪摆在桌子上没事就看看

NO.3语文

难度第三的语文,除了需要知识的积累以及大量背诵,更需要极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短期内很难大幅提升。下面那篇2017年的高考浙江语文真题,连阅读题作者本人都直呼难

当然吐槽归吐槽,语文也是有解题技巧的,很多答案也是言之有理即可,所以我们把语文放到第三名。

NO.2数学

数学知识量大,考查综合型强。函数导数圆锥曲线难度非常大,且分值占据总分半壁江山,不少同学高一的时候还在美滋滋,高二直接大崩溃!如果这三部分没学好,高考想拿高分就别想了。

此外,明年的高考命题趋势就是强化大语文大数学,物理最难还停留在2016年到2022年这一段时间的高考模式(所以说以后的第一名很有可能从物理变数学)

NO.1物理

第一名,物理!这门学科是最接近神学的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物理这层迷雾也在慢慢被拨开。但其过程是非常痛苦以及烧脑的,不信请看普朗克的颜值变化:

图源:央视网

物理这门科目,入门十分简单,但后期难度直接来个大跳跃!而且不能完全用数学思维来解,不然即使算到吐也算不对。要想学好物理,就必须了解物理公式是一个规律的总结,记住绝对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死记硬背根本就不可能解好题,特别是综合性的复杂度高的题。学习物理要有空间想象能力,要有很好的逻辑性,要有悟性,可能这里就是那1%的天赋吧。

最后,给大家一些选科的建议,同学可以提早了解选科要求,做好规划,录取梦校也能快人一步哦

3 1 2模式选科新规则

根据《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来看,主要是“物理 化学 X”或者“不限学科”两种,两者的专业占比都占据了44%左右。

理学、工类、医学、农学专业基本上要求选考物理 化学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和艺术类等文史类专业大多数不提科目要求

2024年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具体规则有4种:

根据教育部规定,从2024年高考招生开始,如无重大调整变化,不再每年组织选考科目要求的编报。这意味着以后大学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如无意外将不会再有重大变化,25、26、27届的低年级考生均可以参考。

现阶段如何选科

有人会说既然大多部分学校都要求“物 化”,是不是选择这两门肯定没错?其实,选科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没有哪个组合一定是最好,适合自己才最重要

准高一、高二

建议现阶段高一、高二的学生及家长在做出选择之前,要多方面考虑问题、综合当下现有情况,和学生及老师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出最匹配学生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

1.专业匹配度

根据专业选科,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现阶段我国高校专业分为工学、理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下设92个专业大类,近800个专业方向。根据选科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工学、理学、农学、医学专业

上述理工科专业类型基本上要求选考物理 化学,只有极少部分专业不限制。例如理学中的心理学、工学中的部分建筑类。

第二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类

上述偏文史类的专业大部分不限科目要求,但也会有一些特殊的专业限制某样学科。例如法学中的马克思、政治学等专业要求必选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学、经济学的部分专业要求必选物理。

因此,对于后续想读理工科的学生,常见选科组合是“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技术”,根据专业方向不同,选科可以按照下面的组合考虑:

理工科学生,不建议考虑“物理 X X,化学 X X”这种一门物理或者一门化学的组合,根据2024年最新的选科要求及实际招录情况来看,基本读不了理工科专业。

文史类考生,除了经济学中部分专业要求物理,其他的都建议不要物化,在剩余的5科中选择,尽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

2.分数最大化

在满足了专业选择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能够给学生带来更高分数的学科,才是更好的选择。建议学生根据自己未来大概的专业方向确定1-2门科目后,剩下的最后一门自由选科可以根据“赋分高低、自己擅长学科”等因素来考虑。

“赋分高低”

一般来说,科目选科人数越多,对应各等级赋分人数也越多,所以选科人数越多的科目会有更多考生赋高分。大家可以根据上述各科人数变化及预测后续选科人数的多少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自身擅长学科”

准高一学生可以结合自己中考成绩、后续高一月考、期中考试和平时学习,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最擅长的学科。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科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走向两个极端:

“只关注选择范围广度,不敢放弃物理化学”

考生在选择时,过度关注专业范围的广度,没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物理化学。相较来说,物理化学难度较大学习较累,如果后续高考填报志愿选专业时用不到,可能还会耽误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最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只关注分数最大化,不关注专业匹配”

有些考生只考虑如何得到最高分,但忽略专业的选科要求,虽然高考得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分数,但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却非常受限制,可能无法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大学四年在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中度过,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因此,建议现阶段准高一和选科尚未确定的准高二学生和家长在选科之前一定要按顺序做好下面三件事情:

2025届新高三

对于2025届新高三的同学来说,虽然还没报名2025年的高考,但选考科目基本已经确定,现在改选科还来得及吗?

根据现在高中的学习安排,一般在高二第二学期,大多数高中新课都已经完成,高三这学期开始,全部进入了高考复习冲刺首考阶段。如果现在改选科目,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选考科目的学习上,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此外,物理化学这样的科目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补习完毕的,现在重拾物化大概率很难跟上节奏,得不偿失。

还是那句话,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没有哪个组合一定是最好,适合自己才最重要。

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三学教育:秉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理念,是一家专注于青少年学业规划的平台,目前在河南安阳做教育已经13年,如果您(或家人)在学业规划上有疑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定知无不言~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