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考场买卖试题的事被人实名举报了,高层震怒。凡是涉案的一律严惩。
但这事其实着实有点冤,怎么回事呢?话说涉事的那个考生,是江苏那边一个小伙,他们家呢也是当地一名商人,家境比较殷实。而且这小伙自己也是有名才子,是全省有名的文科状元,高考作文还拿了满分,在当时也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就属于你嫉妒的别人的家孩子那种。
然后小伙成年步入社会以后,就立志要考公,进体制内,家里边也赞成,就找了个有考公出题经验的领导,给小伙指导指导。当然既然受人知道,肯定要给领导送了点礼表示一下,本来这事到这都没啥大问题。但好巧不巧的,就隔年,这领导就被任命成管理这年公考的二把手了,这一下身份就敏感了。所以为了避嫌呢,小伙也就没再去见这个领导,但等公考结束了,还没放榜呢。这小伙聚会跟朋友吃饭喝酒的时候就说了句大话,说我这次公考肯定能过,不光能过,我还能拿第一。
此话一出事情可就严重了,其实你说白了吧,小伙也就年轻气盛比较自信。但偏巧,这话就传到了监管部门一个小干部耳朵里了。小干部一查卷子,发现确实每道题都答对了,就好像事先已经知道答案似的,于是就把这事给上报了,这下事可大了,上头立马放话要严查此事,看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出题老师事先泄题的行为,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
在这个查案的过程当中呢,人那个领导人毕竟见过世面嘛,就摆事实,讲道理就明确的强调,指导小伙的时候,那都是成为公考二把手之前的事了,那时候都没出题呢。怎么可能泄露考题呢,但是小哥哪见过这架势,年纪轻轻的,吓得啥话都说了,就把给领导送过礼的事全抖了出来了,这一下就麻烦了,本来就是简单的一个求学关系,瞬间就解释不清了。这确实送过礼对方也收了,也确实指导过题,还对上了。你说是巧合都没人信,所以最后高层一咬牙,为了平息舆论,维护公考的公正形象,就把那领导直接劝退,让其主动辞职了。然后直接取消了这小伙的学位,严惩终生都不能参加公考。
但其实啊,很多人都觉得小哥有点太冤了,因为以他的能力,压根就没有必要提前知道考题,他之所以说我肯定能考第一那话,是因为他确实有才,有这本事,而且他有才这件事,全国老百姓都知道,因为他就是吴中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而这个踌躇满志的千古才子,就因为一次酒后失言,招来一场横祸,搞得前程尽毁,这个事件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朝科举武弊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