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19分)
班级正在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分享会,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分享内容,请你阅读后完成1-5题。
【大美中国】诗意中国,源远流长,与时光作伴,听世纪回响,一起走进经典,一起传唱经典,与万物生长的世界分享,乘着歌声的翅膀,穿越千古江山、百年悲欢,相遇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时刻,品味命运跌宕酿造出的情感,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mèi( )力,让古今诗词唱响时代殿堂。走进经典,我们重温那份感动;传唱经典,我们重拾那份信念。让我们在歌声中,为共同的梦想再次出发。
【经典名著】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英雄故事】
左权: 3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八路军总部领导 ,分兵突围,几经搏杀,八路军总部安全突围。但是,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率领部分机关干部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个人一切机会的突围,舍生取义,尽忠职守,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太行山脉。
1 、阅读以上三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跌宕( ) mèi( )力
2、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粗的词语。(2 分)
对垒: 突围:
3、填入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英明果断 B. 当机立断 C.高瞻远瞩 D.多谋善断
4、上文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
5、下图是连环画《草船借箭》中的插图,请描述这个场面。(3分)
6、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中国文人常在诗文中道尽人间百态:刘长卿过贾谊宅,悲叹“汉文有道恩犹薄,(1) ”;温庭筠商山早行,愁叹“(2) ,凫雁满回塘”;欧阳修滁州宦游,慨叹“醉翁之意不在酒,(3) ”;韩愈虽被降职远调,仍高呼“(4) ,肯将衰朽惜残年”;苏轼陷入徘徊矛盾中,仍对月抒怀“但愿人长久,(5) ”;刘禹锡屡遭贬谪,仍不失旷达乐观的心境“(6)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范仲淹更是以积极的忧乐观与友人共勉“(7) ,(8)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41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由有关单位主办的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023年8月4日在福建厦门开幕。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内容涵盖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数字影视、创意设计等多个领域,突出两岸互动、数字创新、产业发展、文旅消费、活动惠民等层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搭建的“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文化旅游主题展馆亮相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展览内容融合图文、实物和LED 等展示形式,立体地诠释了广西特色文旅资源和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据介绍,广西展馆以“侗族风雨桥”为造型灵感,吸取月牙形桥拱、飞扬檐翼、宝塔亭尖等元素,用现代化的设计语言进行二次创作,打造出简约现代与民族特色兼备的展馆造型。整座展馆由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夜游经济、文博创意四个区域组成,通过文旅融合的形式,挖掘广西山水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讲述广西文旅故事。
(四望梅川河整理)
材料二 2023年9月13日,由广西旅游发展集团主办的“嗨购一季·乐享幸福”2023年幸福生活节启动仪式在南宁举行。幸福生活节从9月13日启动持续到12月31日,活动期间将通过一键游广西、广旅乐享等新媒体平台发起热门话题,加大文旅产品供给,培育消费热点,将区内优质景区景点、酒店、旅游线路、名特优产品等进行线上营销,并开展大V实探、团购达人云剪辑、 “72小时不停播”“万人短视频、直播团购福利”等一系列矩阵活动,多措并举促消费,真正实现“引客入桂”,为“中国人游广西”助力,推动广西文旅消费扩容提质。
(四望梅川河整理)
材料三
7、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迄今为止海峡两岸文博会规模最大的一届。
B.广西展馆有“侗族风雨桥”、月牙形桥拱、飞扬檐翼、宝塔亭尖等现代与民族兼备元素。
C.广西展馆由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夜游经济、文博创意四个区域组成,形式上文旅融合。
D.幸福生活节将通过一系列矩阵活动,多措并举促消费,为“中国人游广西”助力。
8、请简析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3分)
9、材料三是关于广西文旅的两个图标,请结合材料一,选出最合适的广西文旅宣传图标,并说明理由。(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薄暮下的刀锋
①醋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因为沉重,所以并不摇摆。好像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回头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②我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使用,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夕照之下,能映出人影。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
③A.只见他将其中的一把刀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锉刀。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电视里正有一个喜看的剧目,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横竖不过是一把切菜刀,没必要这么讲究。”他还是憨然一笑,说:“这刀也如人,都有不同的性子,您这把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脸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红了,让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④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他那不急不躁的样子,让我不禁自问:他这是出来做买卖的吗?等待许久,我便急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
⑤这把刀终于磨好了,竟用了近半个小时的光阴,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拿过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我说:“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他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似乎怕我跟他争夺所属,他急切地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真的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⑥过了许久,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便从冰箱里拿了两听可乐。他连连推拒,竟把窄凳带翻了,“使不得,使不得!”我说:“您也别不好意思,我也是乡下人出身,依乡下的规矩,在手艺人干活的时候,应该有烟茶伺候。在城里混久了,连这最起码的规矩都给忘了,所以请您原谅。”
⑦“瞧您说的,瞧您说的。”我矮下来的身姿果然平复了他心中的谦卑,他不再推辞。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我说。他坚决把2元毛票塞进我兜里,说:“8块钱是我的手艺,10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
⑧B.邻人被惊动,纷纷探出窗,拿刀出户,争先恐后把刀摆在他面前。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给人家磨不好。”见来人近了,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⑨我看着远去的身影,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
(选自《读者》,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文章不仅语言如话家常,浅显易懂,而且饶有趣味,如“斜睨了一下”“仓皇骑远”“踱步”。
B.我对磨刀匠充满戒心,询问收费标准,被我发现他故意延长磨刀工时来多挣钱时,他因羞愧而脸红。
C.第⑧段划线句B,通过写邻人争相排队磨刀,可看出大家对磨刀匠十分认可,正面表现其技艺高超。
D.我对磨刀匠的称呼从“你”到“您”,表现我对他态度的转变,从不信任、不耐烦变为敬佩、尊重。
11、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A。(4分)
只见他将其中的一把刀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
12、本文的主人公磨刀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磨刀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13、毕淑敏说:“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磨刀匠对待工作的态度给你什么启发?结合实际举例谈谈,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学业?(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香子(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宋词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绿树环绕,水满池塘。
B.“倚东风,豪兴徜徉”,描写词人沐浴东风,豪兴闲游,怡然自得。
C.下片侧重描绘静态景象,静景动景互相映衬,风光如画,富含诗蕴。
D.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语言自然浅白,格调轻快,意趣盎然。
15、请自选角度赏析“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的表达效果。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记雪月之观 沈周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①,又四囿②于雪,若涂银,若泼汞③,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④可爱。寒浃肌肤,清人肺腑。
【注释】①虚澄:空虚清澈。②囿:围绕。③汞:水银。④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⑤浃(jiā):透。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上下一白 而或长烟一空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不复出焉
C.月映清波间 遂与外人间隔
D.又四囿于雪 不必藏于己
17、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是日更定矣”表明前往看雪的时间为晚上八时左右,“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B.甲文笔墨精炼,文笔清秀,表现力强,全文不足两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C.乙文作者是画家,他以画家的敏感,从色彩、光影、物体形态多个角度来描绘月下雪景。
D.乙文中“月与雪争烂”“若涂银,若泼汞”“若镜中见疏发”等描写均运用了比喻手法。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
19、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后留下的两处批注。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简要评析。(3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批注:景象寒气逼人)
(2)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身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批注:文中有画)
2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三、综合(10分)
21、学校为了培养学生们阅读的兴趣,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掌握人物信息,同学们运用了多种阅读方法。《水浒传》人物众多,英雄辈出,小北采用表格的形式,梳理人物绰号特点,请你帮小北将表格填写完整。(3分)
绰号特点 | 举例 |
① | 玉麒麟卢俊义、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等 |
体现职业 | 行者武松、菜园子张青等 |
表现才能 | 鼓上蚤时迁、② 张顺等 |
直接表扬 | ③ 吴用、百胜将韩滔等 |
(2)根据下面的示例进行仿写,以“阅读”为主题,要求句式一致,修辞相同。(3分)
示例:民族自信是砥柱,撑起青春的天空;民族自信是天空,容纳翱翔的雄鹰:民族自信是雄鹰,穿梭在世界的森林。
仿写:
(3)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找寻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了了解同学们对理想信念的认识情况,班级展开了一个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你发现有同学认为实现理想太过遥远,因此,我们只需要做好当前的事。请你针对这种想法予以反驳。写一段80字以内的文字。(4分)
四、写作(50分)
22、根据要求写作。
“用笔不灵观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讲的是自然现象带给写作者的启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是春夜喜雨对万物的默默滋润;“身教胜于言教”,告诫人们用好的行为影响人比说教更有力量;“大爱无言”,提醒大家人间至爱往往就在你不经意的细节之中。想一想,曾有多少自然现象让聪慧的你获得了灵感,明白了事理。曾有多少人的行为有意无意间给过你感染和教育?
请以“此时无声胜有声”为题目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