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上横出“我的试卷乱写也是满分”一句话,旨在强调人应该发扬自己的天性。如果从其本意来看,似乎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如果细细推敲,这句话是彻头彻尾的谬论。
例如,让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出试卷,今年他或许能全对,明年他或许也滴水不漏。但是日子一长,他已经忘记了编写之时的细节,也会犯大多数学生的错误,那他就不一定能够满分了。同样地,人也容易忘记做人的基本道德需求和法律底线,那也不一定可以满分了。
自古以来,思想家就人的天性是善是恶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孟子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而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直到现在,人的天性善恶也无定论。既然这样那么人的天性能够完全不受限制地发扬吗?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子却能骂出恶毒肮脏的话,一个正值青春的初中生却能做出坑杀同学的事,一个身心健全的成年人却能为了一元钱举起屠刀:一个人做出这些举动,难道只是因为一时情绪愤怒才胡作乱为吗?骂人的人早已学会骂人,杀人的人对此蓄谋已久。或许他们的天性不恶,但是一味纵容天性发展,最终成为了恶。所以人的天性是分不清善恶的,它很容易受到内心和外界的影响,动摇做人的根本。因此人的天性发展应当受到基本的限制,这个限制就是法律。
第二,所谓“我的试卷乱写也是满分”,错就错在一个“乱”字。什么是“乱”,“混乱”,“胡乱”还是“乱哄哄”?总不可能是“治理”的意思吧。综合全义来看,可取其第二个意思即“胡乱”。试想,在试卷中“胡乱”地把老母鸡写成了雄鸭,“胡乱”地把稻子说成了小麦,“胡乱”地把山峦说成了海洋,这样荒唐的“乱写”是正确的吗?或许从“我”的角度来讲,“我的试卷”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不管如何写,“我”都可以打满分。但是这样的满分是不客观的,不客观的试卷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的。南宋之时,赵构秦桧君臣密谋杀害了岳飞,制造了风波亭冤案。最初朝廷给秦桧的谥是“忠献”,但这是他们君臣狼狈,互相慰藉——在自己人眼中看来自然是好的——所以称秦桧“忠献”。但史家自有公论,这张“满分试卷”很快被广大人民撕得稀巴烂。这不正说明“满分试卷”过于主观是经不住推敲和考验的吗?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才是“客观的试卷”呢?简单地讲,符合最广大人民价值观的试卷才是公平公正的也是客观的试卷。
“我的试卷乱写也是满分”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在世界动荡时局之下,我们内部有些人受到外来文化不良影响。毕竟,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革命文化,亦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不曾出现过类似“只顾个人,不论其他死活”的例子来(指的是先进文化)。我们有的是“舍生取义”的子路,“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天下为公”的孙文先生,“大公千古”的周总理。我们自古以来的先进价值观都紧紧围绕着“公”,为一己之私还洋洋自得的恶行必将受到人们唾弃。
固然人的天性是要发展的,但不代表着没有底线,没有道德的约束。因此不能纵容它发展,更不要说“乱写”了。
做精神明亮的人,做品德崇高的人,做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