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淘宝、拼多多、京东……打开手机,哪一个应用程序不能购买这款防蚊扣?”“请你为该防蚊扣设计一条广告语。”……
你能想到吗?这样一个涉及商业品牌植入的问题,居然出现在南京市栖霞区的一张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卷上,这让家长咂舌不已。
6月24日,是南京各区的小学期末考试的日子。考试结束后,金陵小学三年级有学生家长在看到语文考试题后,愣住了,发现试卷上竟惊现开头中提到的一些题目。
“这是给苏宁京东等电商平台做广告吗?”、“考试命题这么进行商业植入,这命题组的权威性可堪质疑啊,是不是存在利益输送关系”……栖霞区有家长对澎湃新闻说,因为怕得罪老师和学校,他们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私下里“吐槽”。
6月25日,栖霞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陈姓科长对澎湃新闻对澎湃新闻表示,这套引发争议的期末考试题,并非是栖霞区教育局组织统一命制的,“是他们(金陵小学)工作不严谨”,“没想到让家长产生了误解”。
她表示,自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红线,严禁频繁组织各种考试测验,栖霞区教育局就没有统一组织考试测验,将命题权力下放给学校了,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命题形式。
这套引发争议的试卷,究竟是金陵小学一所学校独立命题,还是几家学校联合命题,抑或是区教师发展中心命制的期末考试调研卷?陈科长说,她不清楚。
陈科长还说,经向金陵小学了解,出题老师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社会生活实践和语言文字运用,“不存在商业植入行为”。
对此,有家长仍不解,“学习生活实践?让小学生学习如何淘宝购物吗?”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基教科人士说,区教育局暂未对命题学校及人员有任何处理措施。“我们今后将加强督促。”该人士表示。
网友评论
对此,网友们众说纷纭。有网友认为这很正常,不算广告。
也有网友支持家长的做法。
延伸阅读:
饿了么广告植入试卷:究竟谁在作祟
4月11日有媒体报道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中,综合运用版块出现了几乎整整一页与“饿了么”相关的题目。这份试卷一出,饿了么官方微博发文称“这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份试卷及其饿了么的“惊喜”,立刻引起舆论的纷纷质疑。在质疑声起之后,饿了么旋即删除了“惊喜”的微博。不过,也正是这个删除“惊喜”的举动,更加引发舆论对试卷与饿了么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关系的疑问。
如此赤裸裸的硬广告竟然直接植入了对广大初中生有重要意义的中考模拟试卷,这就难怪有媒体发问:“用这样几个看起来像是‘饿了么’的招工面试的问题,来测试语文学科水平,能得出什么样的效果?”“得出什么样的效果”的问题,回答起来可能并不困难,而更加直接可见的效果就是饿了么显现出来的“惊喜”。只不过,与这个“惊喜”所对应的效果,是学校教育在商业运作面前的失守,是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在考卷上模拟被“惊喜”商家“招工”的无奈。
对于商业广告用语以及商业广告的表现方式,相关法律法规都有规范。尤其是商业广告用语对语言的借用、谐用、篡用和反用,早就引发过担忧和争议,并且也导致了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出台。更重要的还在于,前不久,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刚刚通报了3起广告进校园事件,通报要求学校教育机构要坚决杜绝各类商业广告和商业活动进入校园。并且,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对商业广告出现在学生校服以及其他用具上的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
对此,前述特级语文教师说得好:“企业总是挖空心思想要宣传自己,无孔不入的营销,这份试卷开了一个坏头。同时,也说明社会功利主义者无所不用其极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教师,要严格把关,保护好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