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德州某家长称自家孩子中考答题卡被偷换的消息甚嚣尘上,据说这位考生中考各学科成绩极度异常,严重偏低,疑似答题卡被替换。事实真相如何先不谈,姑且让子弹飞一会儿,我们只理性的去分析,中考想要掉包某学生的答题卡,难度有多大。
首先明确,什么时候有机会掉包答题卡?有三个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监考老师收好答题卡后,直接在考场三十个学生的众目睽睽之下用事先准备好的答题卡换掉某考生的答题卡。
第二个时间点,监考老师收好答题卡从考场走到考务办公室的路上,盯着一路的监控视频自己偷偷用事先准备好的答题卡换掉某考生答题卡。
第三个时间点,在考务办公室里,在答题卡袋密封之前,换掉答题卡。
第四个时间点,答题卡密封之后,某个内部人士偷偷拆掉答题卡袋,换掉某张答题卡。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在哪个时间点操作,都需要事先准备好一张答题卡,找人写好答案。
而找一张空白答题卡有多难?
需要监考老师向上申请,然后考点主考再向县级市级考务办公室层层申请。
如果是在答题卡袋密封之前替换答题卡,需要先买通一个考点的主考,教育局的巡考、两个监考老师以及视频监考。一个考点的主考往往是当地初中的校长副校长级别,两个监考老师和视频监考老师也分别来自两个学校,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让一个教育局的领导,两个学校的校长以及两个以上的老师冒着犯罪的风险去帮你。
而这件事的收益是什么呢?
按山东德州那个家长所说,自己孩子平时年级前三十的水平,也就是说,收益是让一个中考生获得年级前三十的成绩,我们可以理解成,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
大家想一想,有谁会冒着让一个县市教育系统全线塌方的风险,只为了让一个考生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
让教育局领导、学校校长、编制内的老师集体犯罪,触犯刑法,就为了送一个学生入高中,这种得不偿失的事何其荒谬!
有这种能力的人,他们家的孩子需要用这种方法读高中吗?
有些人,宁愿相信一群体制内的成年人会在中考这种严肃的考试中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也不愿意相信一个学生会在平时的考试中弄虚作假。
宁愿相信是一群公务员违法犯罪,也不愿意相信是一个学生应考心理素质不好失常发挥。
两者相比,哪种完成的难度更大?哪种更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