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婴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从古至今,家长和老师是孩子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两个角色,他人无法替代。那么,当孩子遇到既是父母又是老师的亲爸妈,是啥体验?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随着疫情的出现,很多孩子在家里上起了网课,家长们也陪着孩子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然而近日一位小朋友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说:“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就自由了,而我每天都在上课。”原来,小宝的父母都是老师,对他的学习情况一清二楚,常常督促他学习。有时候试卷还没发下来,小宝就已经提前“挂彩”,挨了板子。网友们看到后表示:“分分钟想退学。”
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在综合素质不断加强的影响下,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相关的投入也越来越高。很多父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但是我们也都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童年是玩乐的时光,不应被沉重的学习压力替代,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格,反而会事与愿违。父母应该如何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呢?
很多家长和老师以“分数”作为考量孩子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能力的试金石,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创造和发现能力。分数不应该成为孩子唯一的人生目标,能力和人品才是。
父母和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长和爱好,因材施教,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孩子全面发展。通过日常小事,教孩子学会分享和感恩,懂得善良和勇敢,做一个正直、努力的人,这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运动是良医”,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还可以放松心情,减缓生活和学习的压力。父母可以花一些时间陪孩子参加亲子活动,比如跑步、游泳、爬山、打球等。在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开阔眼界,养成坚持和勇敢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父母也能帮助孩子解答一些困惑,促进亲子关系的稳定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3.重视失败教育相较于成年人,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很多孩子会因为考试没发挥好,或者担心做错了事情被父母和老师责骂。在这时,父母和老师应该积极应对,帮助孩子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指责和谩骂。
批评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自卑心理。有些承受能力弱的孩子,甚至会留下心理阴影。因此,面对失败教育,父母和老师的站位和情商显得至关重要。
面对既是父母又是老师的亲人,孩子们本有着优于同龄人的骄傲,不仅因为父母知识储备丰富,还因为他们能够无时无刻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孩子常常有更大的压力。希望爸爸妈妈注意自身角色的转换,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多一份呵护。
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私信“育儿”,帮您解答带娃路上的困扰~
(配图均来自网络,侵权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