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高考语文的其他板块,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考查目的对许多老师——尤其是青年语文老师——来讲,似乎很模糊;其常考题型似乎也不容易把握。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这一板块的复习对大多数高三语文老师——尤其是青年语文老师来讲,显得不好把握,无所适从。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对这一部分的思考,以及自己多年来带高三毕业班的经验,从这一板块的考查目的和常考题型两个角度谈谈自己认识,期望有助于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各位同仁。
一、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考查目的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考查目的用《考纲》中的话说,就是“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不过,从这一板块设置的8个二级考点和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上常见的考题来看,笔者认为,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考查目的似可以表述为:正确、有效、高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这里,正确指正确地使用汉语词语和汉语句式;有效指在正确的基础上简明连贯得体地使用语言文字;高效指在有效的基础上准确鲜明生动地使用语言文字。显而易见,正确、有效、高效明显地形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语言文字使用目标体系。笔者以为,只有这样去把握语言文字运用板块,有许多问题才好解释,许多题型才好把握。
二、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常考题型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常考题型可分三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层面,着眼于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有三种考题:词语辨析题(包括成语辨析题)、病句辨析题、句式选择题、句式变换题。
第二个层面,着眼于有效运用语言文字,有六种考题:排序题、语境补写题、语段压缩题、得体题、简明题。从这六种考题的名称上,大家不难看出,这里所说的“有效”,实际上就是考纲中所说的“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个层面,着眼于高效运用语言文字,也有六种考题:仿写题、扩写题、图文转换题、微型应用文写作题、精彩语句赏析题、推断题。这六种考题之所以被称为语言文字高效运用题,根本原因就在于这六种考题的考查目的都是“准确鲜明生动”;其次,从这六种考题的考查要求上看,都有“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考查要求。
认识和把握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考查目的和常考题型虽然可从笔者上面所谈的两个方面入手,但在一道道具体的题型面前,我们千万不可拘泥、不可死板。为什么呢?因为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绝大多数考题都具有综合性特点,可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拿图文转换题来讲,我们虽然将其归入“准确鲜明生动”这一考点之下,但就许多这类考题的要求来看,你不能说它没有“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因此,对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常考题型的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相对性的特征是十分明显,这一点,也是许多读到本文的读者要注意的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