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 刘亚杰
学校迟迟不能开学,孩子们在家学得咋样?眼看下学期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不仅仅是家长,老师们也开始“坐不住了”。
最近,各学校组织了一次特殊的“云考试”,学生们在家考试,老师是考官,家长当监考员,但考试流程一样也没少,满满的仪式感让家长和学生都十分感慨。
为了能让考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一些家长使出了浑身解数。
请假给孩子监考
家长纷纷化身“监考员”
7:50-9:50,考试科目语文,时间120分钟;10:05-10:35,考试科目政治,时间30分钟……
“尊敬的家长朋友,本次月考需要您全程监考,作为一名光荣的监考员,你需要这样做……”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别开生面的“隔空”考试在郑先生家里拉开了序幕。
老师通过钉钉视频会议监考,孩子和家长对着摄像头,第一次做监考,郑先生说自己竟然还有些紧张。
“孩子已经在家学习了很长时间了,但究竟学得怎么样,通过考试才能检验出来,也好查缺补漏。”为了孩子的这次考试,平时每周只能休息一天的郑先生专门请了一天假,全程监督孩子,配合学校和老师完成监考任务。
考试开始后,郑先生从身后拍了一张孩子正在考试的照片,上传到了班级群里,按照老师的要求,这样便于考察孩子们考试的真实性。
各班主任、导师向学生和家长落实考试安排和要求,对学生详细叮嘱,和家长积极联络,在此次考试中,家长们纷纷化身试卷的印刷员、保密员、监考员,就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云考试”在城区不少家庭当中铺展开来。
为了保密
家长把试卷锁进了“保险箱”
考试时间一到,家庭就变成了考场。
“开考前10分钟,所有学生打开钉钉视频会议,班主任对同学们进行考前提醒,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发布指令,提醒家长收走学生的课本和多余电子产品,清理桌面,发放试卷,考试结束前10分钟协助学生上传答案。班主任、导师全程在线监督学生答题,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状况。”
几位老师告诉记者,通过摄像头,老师们可以看到全班同学认真作答的模样,“云考试”其实检验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而且还是对他们进行的一次“诚信检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出题人和阅卷者,家长负责试卷保管和收发,其实老师更关注孩子们在家考试的状态和情绪。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陪伴和检验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少家长都默默地陪在孩子身边,使出浑身解数顺利完成此次“任务”,有的家长为了保证试题不“泄密”,甚至把试卷提前锁进了“保险箱”,让老师们赞叹不已。
老师建议
网上学习这些方面要注意
“一桌一椅,一个考生,两个监考,一次记忆里最特殊的考试,谢谢老师,谢谢爸爸妈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守护是最沉默的陪伴,我们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尽管是疫情之下无奈的选择,但这样的“云考试”还是在不少家长和孩子们的微信朋友圈里充满了暖意和温情。
几位老师告诉记者,从效果来看,家长们对于这次新型考试非常重视,效果还是不错的,他们提前一天秘密打印老师下发的电子版试题,通过放档案袋、寄存地下室,甚至启用保险柜等方式,为学生保管试卷,确保试题不外泄;考试进展顺利,学生严肃认真,应该考出了真实水平;当然也不排除不负责任的家长和投机取巧的学生。
“这段时间一直在开展网课,其实网课和实体课堂差距很大,网课看不到学生,无法把握学生完成的进度,并且提交上来的‘任务’也可能是直接从网上搜出的答案等问题,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如果把实体课堂搬上网络,效果肯定不好,因此,空中课堂的意义更多的是给学生任务单,设置分层任务,通过小视频让学生自学,然后提出质疑,教师解答。”
老师们也给在家学习的孩子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要课前预习,明确第二天要学的知识,否则自学效果会很差;二是课堂笔记非常重要,必须边听边记,否则容易走神;三是每节课的内容必须当堂消化,出现问题时及时私聊老师,否则会很快忘记自己哪里不明白,导致问题越积越多,进而影响网课的听课效果。
来源于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新闻网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创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