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所有高考试卷(建国初期高考是全国同一张试卷吗)

建国后所有高考试卷(建国初期高考是全国同一张试卷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0 06:26:31

一、科举阶段

我国的高考,最早起源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公元602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是考试兴起的源头。

1905年9月2日,清廷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

二、民国时期

1912年-1937年的高考,由学校自主命题,自主招生。1938年,教育部规定国立大学实行统一招考。后因抗日战争而中断。

1922年国立北京大学国文试题

1.下列之文,试加以标点符号

自入莱芜谷夹路连山百余里水隍多行石涧中出药草饶松柏林藿绵蒙崖壁相望或倾岑阻径或回岩绝谷清风鸣条山壑俱响凌高降深兼惴栗之惧危蹊断径过悬度之难未出谷十余里有别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数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丈余高九尺许广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处薪爨烟墨犹存谷中林木致密行人鲜有能至矣

饶、危蹊、悬度、许

以上四词,试解其意义

2.作文题

试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

1933年 国立清华大学国文试题

1.就下列五题中择一,文言白话均可。

苦热 晓行 灯 路 夜

原试卷:

1936年国立中央大学国文试题

1.作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释义

论今日文化之责任

2.翻译

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译成白话并注明何书)

1936年国立清华大学国文试题

1.改正下列成语中误字

因咽废食 开书有益

折衡樽俎 谆谆善诱

临崖勒马 鞠躬尽粹

焦头乱额 读书得闲

居心巨测 变本加励

层层相因 阳从阴违

2.作文(文言白话均可)

我的衣服

三、建国初期

1949年,除北大、清华等少数几所高校实行非实质性的联合招生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仍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招生的计划、条件和办法都由各校自行决定。

1952年教育部规定,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其余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高考于在8月15日-8月17日进行。

1952年-1965年,是中国高高考逐渐建立和健全的时期。这14年期间,高考的报考人数从未突破40万,其中,最低录取率27.43%,最高录取率96.9%。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考制度遭到废除。

【参考试卷(更新中...)】

1、

四、现代高考

文革结束后,1977年8月,恢复了高考,当年12月9日、10日举行了高考。

【参考试卷(更新中...)】

1、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