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2022-2023临洮县(扶沟县七年级期末试卷2024-2025)

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2022-2023临洮县(扶沟县七年级期末试卷2024-2025)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9-07 00:37:2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 )

A、尧 B、炎帝和黄帝    C、蚩尤     D、大禹

2、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用磨制的石器和骨器从事劳动 B、吃上了粟米饭,再配以各式素菜和荤菜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用漂亮的彩陶盛装物品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

A、黄帝 B、禹 C、启 D、汤

4、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

A.辽东、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 C.山海关、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

5. 四川灌县二王庙有这样一幅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 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的“太守”的最主要贡献是 ( )

A.推官是用牛耕 B.修建灵渠 C.制造出铁农具 D.修建都江堰

6. “他是一位终结者,又是一位开拓者。在他这里,我国部落联盟局面结束,早期国家产生。”他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禹

7.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体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8.战国初年,晋国被三家瓜分,这三家分别是( )

A.齐 楚 秦 B.韩 赵 魏 C.楚 秦 燕 D齐 楚 燕

9.《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的第一目的标题是“家天下”的夏朝,这里的“家天下”与下列哪个制度有关(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土地私有制 D、分封制

10.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这里的“典册”中的文字应该是( )

A.金文 B.大篆 C.甲骨文 D.小篆

11. 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C. 得到了国王秦孝公的支持 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12.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13.2017年中共十九大看点之一:“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已经吹响。2017年,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还会有哪些“大老虎”被揪出……秦朝负责监察百官,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1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一历史功绩(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15. 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沉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6. 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17.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右边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2分)

材料二:……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2)据材料三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2分)

材料三:孝公用商君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3)材料三《史记·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4分)

18.(10分)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统一的重要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4分)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2)据材料二,说明汉武帝统治初期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2分)

他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3)请回答:材料四指的是汉武帝的哪一措施?(2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