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4年上海高考第一天的语文、数学科目考试结束,首日考试平稳顺利。今天下午,考生们进行外语科目笔试(含听力)考试,9日进行外语听说测试。考生们,保持平稳心态,冷静沉着,加油!
昨天语文和数学考试结束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学科专家对高考试卷进行了分析,并发布了试卷专家点评,一起来了解下:
专家点评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守正出新 学用结合 考查核心素养
6月7日上午,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上海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评析。
专家一致认为,今年的语文试卷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命题依据,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守正出新,学用结合,考查核心素养,落实教学评一致,符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
一、以文化人,彰显价值导向
试卷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考生提升思想品德修养。默写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等名句,引导考生塑造君子品格,锤炼俊茂风骨。文言文《韩德基传》《荆巫》《诚意斋记》等材料中所涉及的坦率不争、自律坚卓等品质以及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等德行,教人醇厚仁爱、诚心静意,考生在阅读和答题中,沐仁浴义,涵泳潜化,能更深入地理解民族精神气质,提升人格修养。古诗《春日山庄》通过领略自然风光,给人以美的熏陶,培养考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试卷也关注社会发展,注重价值引导。社科类现代文《迷人的哥白尼》以科学史视角重新审视哥白尼的日心说,要求考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多视角多维度审视科学命题,培养考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文学类现代文《斑鸠》情理兼备,启发考生与自然中弱小生命共情,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作题围绕“认可度”展开,引导考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透过“认可度”重新审视事物价值,学会独立思考,提升辨别事物的能力,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二、注重语言运用,考查核心素养
试卷落实新课标理念,考查内容覆盖多个学习任务群。所选文本的类型涵盖古今,体裁多样,难度适当。试卷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从概念理解到信息梳理、内容推断,再到问题质疑和探究,关注阅读策略,引导考生充分展示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考试材料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拓展了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空间。社科文现代文兼顾“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并在试题中关联知识短文,丰富了文本阅读的语境,体现了生活中真实阅读的样貌。此外,《荆巫》与《诚意斋记》两篇文言文组合阅读,激发出新话题,让考生在考试中接受新知识,获得新经验,读写融合,学用兼具。
试题注重关联考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读写经验,关注考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协同发展,凸显语文学科特色。如积累运用的两道小题,借助讨论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境有机关联,指向实际生活需要的媒介素养,落实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又如,借助知识短文对文本中的观点进行深度思考,设计综合性、探究性试题来拓展学习领域,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古诗的阅读试题列出两种对立的评价意见,要求考生思考“支持哪种看法”,鼓励考生进行个性化解读,侧重考查思维的批判性和灵活性,落实课标“能对同一作品的不同阐释发表自己的观点”的要求。
三、教考衔接,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试题与教材、教学衔接紧密。如积累运用题呼应教材中“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等单元学习内容,考查考生对媒介信息的识别能力。现代文阅读关联考生文学性、学术性文本的阅读经验,古诗文阅读注重能力考查。试题整体上体现出关联教材,引导教学的特征。
试卷设计守正出新,考试材料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组合方式多元。试题在强调综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探究性与开放性,引导考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试卷整体结构、分值比例、题型、题量保持基本稳定。试题表述明晰,指向明确,难度设置合理,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在引导教学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有利于科学选拔和人才培养。
专家点评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
注重思维品质 凸显学科育人价值
6月7日下午,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上海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评析。专家一致认为:试卷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立足基础、梯度合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一、试卷结构稳定,注重基础知识
试卷结构保持稳定,内容分布合理,包含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等主题内容。在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基础题,只要考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即可进行解答。如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对集合、函数、向量、三角、复数和成对数据样本相关系数等基本概念的考查,对二项式定理、全概率公式等基本定理和公式应用的考查,以及在解答题中对立体几何中线面角和解析几何中离心率等基本计算的考查,均体现了试卷注重考查基础的特点。
二、聚焦核心素养,凸显学科价值
试卷以适切的问题情境为载体,突出核心素养导向,同时适应数字化学习的需要,考查考生通过数据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及获取有价值信息并进行定量分析的意识和能力。如填空题中海面上货船和灯塔的位置关系问题,考查考生运用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择题以沿海地区气温与海水表层温度的统计关系为切入点,将重视科学素养、关注生态环境纳入考生视野。解答题通过考生学业成绩与体育锻炼时长的有关问题,考查考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并引导考生在追求优秀学业成绩的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注重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如填空题中的概率问题,引导考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三、关注关键能力,培育思维品质
试卷注重数学工具价值和理性精神的引领,在解三角形、概率、统计等知识的考查中,与现实生活问题相联系,以数学知识为工具进行分析,形成理性思维。
试卷充分体现了对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数学逻辑等方面的考查要求。如填空题和选择题的最后一题,要求考生熟悉数学语言,真正理解试题中的数学概念和性质,充分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切实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分析才能得出答案。填空题中的复数问题,入口宽泛、方法多元,同时体现了复数的本质:一个复数实际上是平面上的一点。在解题时既可以看作复数的一元方程,也可以看作实数的二元方程组。又如函数解答题考查考生理解新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函数的最值、导数、单调性等知识和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高考具体考试安排如下:
明天(6月9日)是外语听说测试,考生须根据《外语听说测试准考证》上考试场次提前45分钟到考点报到,提前35分钟进入准备室。
一起来看下外语听说测试考场规则吧:
图文来源: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升学(ID:shanghaishengxue)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DFJYWX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