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在睡梦中,也在盼望着过年,总是梦到很多享望的喜事。早饭后,今天要做过年的饽饽(馒头),父亲也围上大巾(做饭围裙)调合面团,和好的面块后,大姐和二姐一齐在揉搓面团,母亲让我和三姐清摘铺锅草,(麦收的时候,把麦秆草上的麦穗剪掉,留着整齐的麦秆草,为蒸馒头铺在篦子上面的麦秆草,称为铺锅草)母亲切了一些细猪肉和葱花,是为了做花卷用的,切完后,她又用热开水烫洗了大半碗红枣,是准备做枣饽饽用的。
母亲在做过年的饽饽也很有讲究,在数量上也凑个吉祥数,因为家口大,使处多,做的般样也多,每一样各做十六个。称为十全十美!六六大顺!先做了十六个枣饽饽,这个比较好做的多,母亲先把面团滚成一个较高的慢头,用手指在顶上的中心处,插一个圆洞,在用拇指和食指把圆洞挤平,就在表面上留下印痕,再向内掐透,掐出对透的洞孔,把枣插进洞孔即可,再把四个方位全按照这种操作方法,这个枣饽也完成了。
做好的十六个枣饽饽放在热炕上开着(发酵)上面盖上干净的包袱,又盖上面的新被子,等开了就装锅开蒸。第二锅做花卷,母亲把揉好的面团擀成厚面饼,再加上少量调好的葱花肉馅,摊平后再卷成长条压严实,把两头用菜刀各顺切十几下,再把这切条的分成几组,三条为一组的捏紧,就会象荷花一样的做成了,特别好看,另一面也是如此的做法,再提起两头稍微拉长一点,再向内圏起,再把两面的花顺对成一体挤紧即可,最后在手捏的位置,插上两个大枣,这个花卷也完美的做成了。
花卷做好了,枣饽饽基本上也要开了,我和三姐早己把铺锅草摘好,把烧火的玉米秆子早己准备好了,大姐下来把锅里添好了相应的水,先放上井字锅梁,再加上锅篦子,把铺锅草放进锅里,再开始装锅,这十六个不太大的枣饽饽也刚刚装上,在烧火之前,母亲叫我把大门关上,母亲曾经说过,在蒸过年的饽饽和浆媳妇(参加婚礼)的饽饽,不能让外人进门,如果让外人进门的话,极容易踩了锅里的蒸的饽饽,此事真假不清楚,也没有什么考究,只是一种传说罢了,不过呢,此事还真碰到过一些古怪事情 ,记得有一次,家里蒸着一锅准备浆媳妇的大饽饽(去参加婚礼的大馒头),本村的一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当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结果真出了古怪了,停下火,打开锅盖后,两个眼睛登大了,看到锅里大部分的饽饽顶上,就象被小孩从上面走过一趟踏的足印完全一样,你不信都不行,事情就明摆在那里。以后呢,人们怕再出现此事,便想起一种破解的办法,进了门的人看到人家蒸饽饽,就要主动的帮人添上几把火,就可破解这种尴尬的事情。
我和三姐在锅台前烧火,我在旁边拉着风岘(风箱),我和三姐在下面烧火,母亲和父亲大姐二姐在炕上把十六个光头饽饽也做好了,便开始做翻花卷子,何为翻花卷子,就是把面团擀成适当的面饼,先把面饼对半折叠起来,再拾起一头对折叠起来,折叠的形状成了一个直角,用菜刀切下正三角的一个小角,再切下部分,把第二部分摞上面,再把那个直角摞顶上,最后用一根筷子平衡压住直角,两手用力压下去,把这根筷子抽出来,再用这根筷子交叉着平衡的压下去,这个用菜刀切出来的面饼,就做成了非常好看的一个花卷子,特别的漂亮。就这样又做成了十六个花卷子。
锅里的枣饽饽也熟了,等停了火后母亲也不迟不迟疑,直接把盖垫掀开了,一锅口又白又亮的枣饽饽呈现在眼前,大人小孩都眉开眼笑的看着锅里的枣饽饽,母亲赶紧拿过早己对好的粉红色,用一根筷子沾一下,点在枣饽饽的正中心,给这个枣饽饽增加了美点。这蒸饽饽点红也是非常讲究的,各有不同,过年的饽饽必须用红色点一下。结婚浆媳妇的饽饽就要用红双喜的印子盖印一下,例如结婚送日子,生孩子送汤米等喜气事,必须是红双喜。还有一些白喜事情,例如亲属家的老人去世的事情,绝对不能点红点或红双喜,一点也不能点红,这些事情半点也马虎不得。
把枣饽饽拾出锅后。又添加一点水,接着装锅,把十六个肉花卷也装好开蒸,等到肉花卷蒸熟后,己经下午一点多了,母亲把花卷上点上两个红点后,拾出一个放存大盘里,让父亲祭奠一下,便拿出四个肉花卷,取来一大盂黄豆芽,便开始吃饭,二姐和大姐也是轮换着吃饭,把光头饽饽也装上锅后就不能停火,等到这一锅也掀开锅盖时,一锅又白又香的大光头饽饽,让人喜笑颜开。
父亲拿过红颜色开始往光头上点红点,在每个光头上点完后,又在每个光头上围着红点点了五个红点,这样就成了六个红点。我奇怪的问父亲,怎么这些要点六个红点,父亲解释说,这是为了图个吉利,六六大顺的意思。紧接着又把翻花卷子装上锅,父母下午又磕了十六个鱼花,这个鱼花就是木匠把木板内碉刻成鱼形花纹的磕子,专为做面食准备的,把揉好的面团挤进鱼花磕子里压紧后,再把面团磕出来。清晰的花纹非常好看。等到开发起来,再装锅蒸。等到蒸熟后,也快黑天了,吃了晚饭后,母亲又调好一盆发面引子,等明天再烝两锅米糕,和玉米面子做成的米面 还要包一些甜糖角。
一宿无事早己睡了,第二天早上母亲就淘好了半锅大黄米(黍子米)。大黄米特别粘,和糯米一样,全都是粘性无比。焖了一大锅,早上每个人都吃了一大碗,母亲把锅盖挖到两个盆里,拌上少量的糖精水,现和面现包糕因为米糕是热的,基本上包完了,也基本上都开了,直接装上锅开烝。因为怕开大了,只能等到锅里蒸的差不多了,才能包。等把两锅黄米糕蒸完后。紧跟着,母亲又包了一锅糖三角,把这锅糖角烝出来的时候,正好吃饭。下午又做了两锅玉米面发面卷子,忙活两天,终于把这些面食做完了。当年的天气特别寒冷,父亲把这些做出来的饽饽,全放在廂屋里的一个大瓷缸里
。因为忙年特别的忙,到了晚上,父把放在背后阴冻着的猪头和四个猪蹄子,全都拿进屋里化开冻,从邻居家找了一块固体沥青(铺公路用的沥青)。找了一个破旧盆子,把沥青放进去,等全都溶化开后把猪头有毛的位置放进沥青里,稍涼后把这些沥青剝下来,在猪头上的猪毛,全被拨得一干二净。父亲又把四个猪蹄子也放进沥青里翻滚,立即捞出来,稍冷后,再把上面的沥青剥下来,猪蹄子上的猪毛 也被拨的一根不剩。连猪啼子上的外壳也给拨了下来。用热水清洗干净后,又把猪头上的杂乱的东西全都请清洗干净。
又把猪的心肝肺,也清洗出来,全等明天下锅煮出来为止,因为今年是小进,腊月二十九日过年,明天也相当的繁忙,又忙活了半宿才睡觉。又是一觉到明天,吃完早饭,父亲把这些洗好了的猪头,猪蹄子,猪的心肝肺,全都放进锅里煮着,母亲又割下一块不小的猪肉,让大姐剁肉丸子,又切下一块豆腐,加上一头大蒜和两棵葱花,还加上一块生姜和几棵香菜,这些肉丸子直剁了一上午,才完事大吉。父亲又把四个猪蹄子放在炉子上炖着,想炖成猪蹄子冻。
到了下午,大哥也从沙子口回来了,正好帮着父亲贴对子(春联)我和二姐开始清扫天井每一处地方,打扫没有半点尘土,把天井扫干净后,又把胡同口和街上的屋后也扫了个干干净净,等待欢渡春节。父亲和大哥把所有门上全都贴上了春联,完全呈满了喜气洋洋过春节,欢欣鼓舞过新年。
腊月二十九日早上,也是除夕。天刚亮,前海西村表叔骑着自行车来了,他又给我家送来了两条亚遢鱼和二条黑家吉鱼。母亲早己给表叔用面袋子装好了各种饽饽和豆包卷子什么的,还绑了四棵白菜挂在车把上,让表叔吃饭,表叔说什么也不吃了,说,因为家里也忙的要命,推着自行车就走了。我们吃完饭后,大姐二姐开始剁白菜馅了,母亲也切下一块猪肉,切成小肉块准备做饺子馅用的。忙活到中午,母亲又焖了小半锅小米饭,这是连自已吃,还要做隔年饭用的,在那个年代,虽然没有宗谱和灶码,也要相证牲的准备一下,在天井里对着屋门,摆了一个纸壳箱子 ,箱子里面摆上两双筷子,在放上一碗隔年饭,一共三隔年饭,天井里的天地棚里一份,锅台一角一份,另一份在正北的桌子上。
吃完中午饭,父亲去了大队办公室,准备为军人家属送光荣灯,母亲和大姐二姐开始包饺子了,先用开水烫了十二个二分钱的硬币,全包进饺子里,包了十二块糖,又包了十二个枣,又包了十二个花生米,包这些东西也都有个讲究的,谁在大年夜吃的越多,就是个好兆头。母亲她们正包饺子正欢呢,就听到一阵一阵的锣鼓声,大队正在为军人家庭送光荣灯呢,我和姐姐们听到锣鼓声也赶紧从家里跑到外面,这时候,锣鼓声从前街来到了后街上,父亲提着一个光荣灯走在前面,锣鼓队紧跟着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大群大人小孩,一齐凑热闹的满街跑,父亲走到刘善一家门口时,刘善一的父亲和母亲走了出来,俩人接过父亲手里的光荣灯时,也是眉兴高采烈的表示感谢!父亲和村里的书记一齐向他们表示尉慰问后,这才走向另一家,等送完了四家军人家属的光荣,已经华灯初照了。在那个岁月里,也不许人们摆供,也不许人们烧纸烧香,人们也是这样过来了。未完待续!2021年2月10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