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打补丁(试卷打补丁怎么打)

试卷打补丁(试卷打补丁怎么打)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5 02:08:21

现在还有人穿补丁衣服吗?恐怕没几个了。即使再贫困的家庭,也少有人穿补丁衣服了。记得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衣服质料和款式非常单一,补丁衣服很常见。那时,家家户户都有针线盒,衣服破了,缝补一下又穿,“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有一篇课文,说是一位伟人的衣服,补丁撂补丁,穿了一水又一水,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远离那个贫穷时代,衣服上的补丁是越来越少见了,但在学生的作业本和试卷上,补丁却成了寻常物什。纸上的补丁,不再用衣物和针线,而是用剪刀、浆糊。再后来,又有人发明了专门的补丁贴:做错了题的时候,从补丁贴上揭下一块,粘在错了的地方,再写上新的答案。这个补丁还有很好听的一个名字:改正纸。平时做作业可以打补丁,一般的小考大考也可以打补丁,特别是中考、高考这些决定人生命运的大考,也依然可以打补丁。可见,打补丁是一种纠错机制、容错机制。人孰能无过?犯了错误,及时更正就行。

现在的人几乎视穿补丁衣服为耻。如果不经意穿了一件补丁衣服出去,总会感觉不自在,有如芒刺在背。某次骑摩托车时,因雨天路滑,人摔倒在地,膝盖处的裤子摔破了,擦了一个拇指大小的洞。这条裤子刚买不久,质量和式样都很满意,如果弃之不用,实在可惜。找了一个裁缝,让他补了一个铜钱大小的补丁。补丁针脚细密,远看几乎看不出来,近看要注意才看得清。偶尔穿上那么一两回,从未有人注意过。也许有人注意到了,但碍于面子,也没有几个人会当面说破。这样的说破就如揭短,是会让人挺失面子的。虽然如此,但内心总是隐隐不安,总觉得有眼光在裤子上缝缝补补。

还有一条夏天的运动裤,新买的,没穿几天,坐凳子的时候,屁股处被凳子上的钉子钩破了。这么新的裤子丢了,实在舍不得;穿,那个补丁的存在却让人极不自在。因是夏天衣服,补丁的部位又非常敏感,穿上之后,难免有碍观瞻。在穿过几次之后,只好束之高阁了。

补丁涉及到穿衣人的面子问题,一般缝补衣服的时候,高超的裁缝师傅总是拿出手段来,尽量补得让人看不出是一个补丁。有的将补丁做成一朵花,有的做成一个铜钱,有的做成一颗圆球,所用的料子也尽量与衣服的一模一样。有时,一条裤子左边打了补丁,在右边同样的地方,即使没有破,也打一个补丁,讲究一下对称,说明这是一种装饰,掩盖真正的补丁。

现在流行一种“破洞”牛仔裤,膝盖处故意烂得空洞洞的,露出里面的肌肤来,成为前卫服装,在街上招摇过市,说是引领时尚新潮流。这也是让吾等凡俗人费解的:穿补丁衣服不敢,怎么穿的破破烂烂的,如同衣衫褴褛的乞丐一样就无所谓了呢?

关于补丁涉及颜面的问题,青年时期曾经写过一段分行的文字描述这种心态:一个补丁/种在身上/穿街过巷/许多视线在缝缝补补/我成了城市的一个补丁/衣服上的补丁/成了我的心事/缝在心里头/天晴落雨/隐隐作痛/恍惚间/我看到了母亲的白发/那是城市这棵树/最深的根系。

上溯三代,城里人的祖先都是农民。所以,有必要看不起补丁吗?城里人都是在母亲的白发下,用补丁滋养出来的,母亲的白发是城市这颗树最深的根系。

有一个笔名叫“南在南方”的作家写到补丁,讲述一位老人对补丁的理解最让人难忘:“当时我们坐在蜡烛下,忽然想起秉烛夜游的事,我说起李太白那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老人慢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酽茶说,我们乡下人,这句话可以这样说,人都是土地的一个补丁,开始看着新新的,慢慢地就旧了,最后成了土,你看神不神?”

人是土地上的一个补丁,最后被土同化,成为土地这件衣服的一部分。这是我看到的一个关于补丁最为新鲜、最为独特、最为深刻的比喻。这位老人,是伟大的诗人,也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人也是一个补丁。世间恐怕再没有比这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补丁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