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科书最小用字不得小于“小5号字”
每行之间的行距应不小于3毫米
教学多媒体不应出现可察觉的闪烁
……
为进行青少年近视防控,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也于近日成立,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和专业指导,探索、发现和推荐视力健康适宜技术和典型经验,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宣传等。
受多重因素影响,青少年视力健康每况愈下。2020年,教育部对九省份部分学生的一项调研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生增加了8.2%,高中生增加了3.8%。
如何从各个方面进行近视防控?《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而这一新标准,已被确定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新标准将与近视防控相关的教科书、教辅材料、学习用杂志、课业簿册、考试试卷、学习用报纸、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以及普通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和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都纳入了管理。
无论是企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还是校外培训机构等生产、制作、经营或提供的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都必须遵守新标准。
比如,按照新标准,不同年级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对字号的大小和字体,均有不同的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科书用字,应不小于“3号字”,汉字以楷体为主
小学三、四年级用字应不小于“4号字”,汉字以楷体和宋体为主,由楷体逐渐过渡到宋体
五至九年级和高中用字应不小于“小4号字”,汉字以宋体为主
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读物,字号应不小于“3号字”,字体以楷体为主
对于教科书中的目录、注释等辅文用字,可参照正文用字适当减小,但小学阶段最小用字应不小于“5号字”,初中和高中阶段最小用字应不小于“小5号字”。
新标准对教科书中文字每行之间的距离也进行了“差异性”规定:
小学一、二年级,行距应不小于5毫米
小学三四年级应不小于4毫米
其他各年级应不小于3毫米
此外,新标准还要求,课业簿册要图案、文字印刷清晰完整,不应有明显污迹。学习用报纸要墨色均匀,深浅一致;印迹清晰,不应有影响识别的糊字;不应有明显水印。
而对于如今教学中常常使用的多媒体,新标准则提出,教学多媒体不应出现可察觉的闪烁,符合蓝光防护要求,使用时屏幕亮度不应过大。
另外,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视力健康工作管理决策水平,促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事业科学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
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标准和重要措施制定等提供建议和咨询;发挥技术优势,为业务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培训等提供专业指导;承担全国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开展科学性和规范性的监督检查、科学评估;积极发现全国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的优秀做法、典型经验和先进技术;广泛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相关内容的科普宣教。
首届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
信息综合: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