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XX
编辑|XX
2024年6月9日上午,随着最后一科数学结束,安徽新高考首考落下帷幕。
走出考场的学生们表情各异,有的喜笑颜开,有的则一脸愁容。
“难!”“太难了!”在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考点外,不少考生感叹道。
一位男生表示,数学试卷难度较大,尤其是最后两道大题,感觉“无从下手”。
一位女生则坦言自己平时数学成绩不错,但这次考试却感觉“力不从心”,很多题目都没能做完。
也有部分学生对此次数学试题的难度持不同看法。
一位来自合肥八中的男生说:“我觉得还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虽然有些题目确实比较新颖,但只要认真审题、仔细思考,还是能够找到解题思路的。
”
对于这种评价不一的现象,我们采访了几位参与今年高考阅卷的教师。
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试题设计上的变化。
据了解,今年安徽新高考数学试卷在题型和结构上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试题中融入了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这种变化可能让一些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感到不适应,从而导致他们在考试中发挥不佳。
二是学生准备情况的差异。
由于新高考改革刚刚落地实施,很多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指导和经验。
有的同学可能过于依赖刷题和背诵知识点,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的同学则可能过分追求难题和偏题的训练,导致在面对常规题目时反而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
三是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一些老师反映,在日常教学中,他们更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习题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这导致一些学生在遇到新颖或复杂的题目时往往束手无策,无法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老师过于强调分数和排名的重要性,给学生带来了过大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也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发挥。
四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心理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在考试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做或做错的题目,很容易产生紧张、慌乱的情绪。
这种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因此,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冷静和自信也是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备考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试能力: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要加强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多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实际应用场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要共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面对学习和考试。
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新高考的挑战和机遇。
希望所有参加今年高考的学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