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四川高考试卷(2024高考试卷四川完整版)

1995四川高考试卷(2024高考试卷四川完整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3 08:22:02

转眼间,参加高考都过去近30年了,那时候,高考没这么卷,还有一部分人怀着“学习无用论”的思想早早进了工厂。我一个小学同学初中毕业后进了当地的棉纺厂,月工资400多,大家争着抢着去。

我从小不是特别勤快,家里虽然条件不太好,但自己对农活不太感兴趣,从小对读书挺喜欢,自己没说要进工厂,家里人也就没强迫,所以,顺其自然读到了高中。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物理没考及格,一向成绩还不错的自己感觉受了挫折,下学期要求去了文科班(现在回想起来可以有一部分原因是高一座位在最后一排,老师上课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班主任还觉得有点可惜,说怎么这孩子去学文了?三十年后,我现在看着儿子的物理试卷,觉得当时学文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哈哈~

高中过得好像比较苦吧,不过那时候都那样,也没觉得怎么样。

从初中开始一直住校,高中更是每月才回家一次,住集体宿舍,当时自理能力就比较强了。其实,所谓自理能力更多是心理上的独立,能不能坚持很长时间日复一日地做一类事,听课,刷题,考试,排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人解释为什么读书,也没人用各种方式激励,也没有补习班,很简单,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

幸运的是,高考考场就在自己学校,所以,那时我的考试似乎与平时的任何一场考试没有任何区别,略微调整了一下班级和座位而已。

报志愿也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完全是盲报,老师说,师范学校和农业相关的学校是免费的,眼睛都没眨就选了师范院校,农业算了吧,种地还用考大学?然后是选城市,当然首选北京啊,二者都符合的,北京 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没人指导,家里人也完全不知道我报了哪儿,填完表交给老师就完事儿~

那年的高考还是7月份,那几天通常比较热,教室不可能有空调,电扇也没有,我自己准备了一个手绢,万一出汗了别把卷子打湿,不过那几天都下雨了,凉风习习,算是大自然对莘莘学子的馈赠。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场景也很有意思,穿着邮政绿的邮递员叔叔骑着自行车,车后座上垮着两个大兜子,里面装满了报纸信件。录取通知书送到我手里的时候是个午后,天很热,我在院子里拆开了写有北京师范大学字样的信封,邮递员叔叔也是个好奇宝宝,非要看看我是被哪所学校什么专业录取了,打开通知书的一瞬间,有些许的失望,幼儿教育专业,是被调剂过去的,自己没报这个呀,邮递员叔叔倒是很高兴,说你这个专业挺好的,跟孩子打交道,我刚才送的另一个学生,是个兽医。

我很无语~

2019年,毕业20周年纪念

今天的高考相比以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中国老百姓望子成龙的情怀。

歪打正着地,我成为了一名教师,伴随着一茬又一茬孩子的成长。

今天的孩子物质条件何其丰富,但对比下来,今天孩子们承受的压力远比当年的我们大得多,来自家庭的不用说了,每年临近高考时,似乎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试卷的氛围,考场周围按声喇叭似乎成了犯罪。我还是很怀念当时一个人选择文理,半小时填好志愿的日子,那时的青春简单而又快乐。

去年儿子中考,我问他,要不要妈妈在考场外等你,他说不用,没用;早餐要不要做个油条加俩鸡蛋,他说,妈妈,你太唯心了;妈妈穿件旗袍去送考?他说,算了吧,那样我会很尴尬~

好吧,其实,当妈的只是有点兴奋而已。

很欣慰,今天的少年遗传了老母亲沉稳淡定的品质,抑或老母亲用多年的熏陶让小小少年长成了令人欣慰的样子。

高考,是全家、全社会的事,更是孩子自己的事,做父母的应下的功夫应该在高考之外吧。

尽管“双减”是我家孩子享受不到的社会发展红利,但还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发展路径。

高考,让人成长,希望让人成长的路径,未来有更多~

条条大路通未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