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形象宣传】市直公办初中——沧州市第十七中学
有这样一所新建学校,短短一年时间,通过一系列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赢得了百姓点赞,取得了良好开局,被沧州日报专题报道。
智慧校园全覆盖
教学相长促发展
2019年9月,一所现代化的市直公办初中——沧州市第十七中学,在西部新城正式投入使用,600余名学子在这里翻开了中学生活崭新的一页。
学校实现了智慧校园全覆盖,文体馆和各种功能教室配备齐全,硬件设施省内一流;市教育局从全市选拔优秀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十七中与沧州师院、市一中在教学科研上开展长期合作;允许女生留长发,不许学生骑变速车和电动车,在允许和不许之间,彰显着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每个班都配备正、副两名班主任,班主任每个月家访不得少于4次,每年都要访遍班里所有学子的家庭,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
从开学之初被观望和期待,到获得家长支持、社会认可,再到如今超额完成招生计划,短短一年时间,十七中秉承“给知识以生命,让学生更灵动”的办学理念,致力培养具有钢铁意志、黄金品格、钻石心灵的新时代好少年,通过一系列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双提升”。
在2019至2020学年市教科所组织的两次质量监测综合评估分析中,十七中七年级的总平均分和优秀率在主城区12所学校中均居于榜首,并在完全平行分班的前提下,8个班中有5个进入了全市班级优秀率前十名,赢得了百姓点赞,取得了良好开局。
马尾辫 韵律操 激发活力 塑造阳光美少年
“从今天开始,十七中的女孩儿,可以保持清爽的短发,也可以束起高高的马尾。当然你们要记得,视简为要,聪慧且自矜,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信大方的女生才更易葆芳华。短发的你心无旁骛,长发的你美丽自信,变化的是青春的姿态,不变的是十七中学子执着追求的赤子之心!”
2020年3月18日,十七中以《致即将长发的你和依然短发的你》为题,致信全体学生,允许女生扎起充满青春朝气的马尾辫。
“古有木兰束发从军,今有白衣削发抗疫。发型从来不是评判一个人德行品性的标准,它在关键时刻不应是作战的负累,更不应成为花样年华的束缚。无论梳何种发型,孩子们都应当学会在最好的年华找到最美最自然的自己。真、简、善才是少年最动人的魅力。”校长刘春来动情地说。
大课间铃声响起,十七中的孩子们伴随着《少年》和《青春修炼手册》的欢快乐声,走出教室,列队下楼跑操;然后,跟随《青春飞扬》的旋律,或舞动双臂,或轻盈跳跃,或变换队形,和着动感的韵律,尽显自信与活力。一曲终了,耳畔又响起《we will rock you》的铿锵节奏,孩子们拍手踏步,变换为紧凑队形,秩序井然地返回教室。整个过程全部由音乐指引,无一句人为口令。
跑操 校园集体舞,既增加了学生的运动量,又提高了课间操的趣味性,更彰显了孩子们朝气蓬勃、阳光向上的青春风采。
推门听 常教研 师生结对 有的放矢促教学
新手课、示范课、大教研、专家点评……虽然还在放暑假,但是十七中的老师们却在抓紧时间充电。整整一周,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轮番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为新学期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十七中的首批教师是从全市各学校抽调而来,为了充分发挥大家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学校实行了推门听课制度,无论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无论是本学科还是跨学科,都可以随时走进教室旁听。同时,将教研常态化。每周都有公开课、观摩课以及本学科和跨学科的教研,致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学校还邀请教育专家和一线名师,就教师专业成长、学科教学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帮助全体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把准教改脉搏,提升教学水平。
2019年,十七中的生源大多数来自周边12个村,学生小学基础一般。为此,班主任协调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内容安排,立足分层分类,兼顾共性个性,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严格教学班级管理,指导督促学生按时提交作业,认真预习、复习,狠抓学习习惯的养成。任课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定期开展学科教学辅导。学生当日的听课笔记和训练试题,各科任教师第一时间进行批阅,对遴选出的优秀学习笔记进行推介点评,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报给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学生结成对子,牺牲休息时间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疫情期间,学校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完善线上教学模式,形成了“黄冈网校 腾讯课堂 钉钉视频会议”的“三位一体”立体化线上教学新模式。所有课程均采用直播形式,老师们关注每一个学生及其学习效果,通过随机提问、检查背诵等互动方式,帮助孩子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校开足了全部课程,并创造性地将体育课程引入线上教学,让学子们居家也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正副职 家访忙 班主任“号脉开方”暖心相伴
馨予(化名)安静得时常让大家忘记班里还有她这样一个人。无论是课堂上还是班级活动中,她都默默地待在一边,眼神中充满着茫然与疏离。无论是与家长沟通,还是和馨予谈心,班主任始终未能打开孩子的心结。
走进馨予的家,班主任终于找到了她心事重重的原因。
家里常年只有母女俩,馨予的父亲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馨予从小在爷爷家长大,与奶奶更是感情深厚。初二学习压力增大,馨予把握不好学习节奏,又接受不了自己成绩下滑的现实,心里非常难过,但是没有地方去诉说,耳边只有妈妈的责备,这让她十分想念远方的亲人。“馨予,想奶奶吗?”“嗯。”
“老师心中也有自己牵挂的亲人,每当我累了乏了,就会想起他们。每次想起他们,我就提醒自己要努力,让他们因我而骄傲;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也会想起他们,因为他们是我身后的强大支持。”听到这里,馨予的眼睛里闪现出一丝光彩。
“我想你的奶奶也一定在远方注视着你,在心里默默地为你加油鼓劲儿。”
“老师,真的吗?”
“当然了,我们累了有人心疼,成功了有人欣慰。为了心中的亲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必须奋力前行!”
家访之后,馨予渐渐有了变化。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在班里话也多了起来,甚至主动要求出下一期黑板报,学习成绩也有了提升。
在十七中,像这样的家访,班主任每个月至少要进行4次,一年访遍全班学子的家庭,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全面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化解学习困难,扫除成长路上的羁绊。
此外,每个班级都设有正、副两名班主任,正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和全面事务,副班主任进行辅助和配合,有效地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
养习惯 育特长 搭建平台 鼓励多元发展
复课期间,为了缓解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十七中将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改为“课外活动”,老师带领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校领导也参与其间,陪孩子们打球、跳绳、做游戏,其乐融融。
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培养良好行为规范。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十七中学子养成了“三姿”(站姿、坐姿、行姿)端正、见到老师鞠躬问好、靠右行走、自习课零抬头等好习惯。
七年级军训汇操展示、献礼祖国文艺汇演、参观博物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多元发展的平台。在全市冬季轮滑比赛中,十七中捧回了第一个奖杯;全国无人机比赛上,十七中代表队一举夺得团体赛亚军,并斩获两枚个人赛奖牌。
一年来,十七中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营造优质环境,努力打造西部城市学校新品牌。
科学施教,同行共好。今日的十七中,新学生,新老师,新学校,如喷薄而出的旭日,蒸蒸日上,昂扬奋进,正向着师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化特色学校发展目标不断迈进。(来源:沧州十七中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