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诗一用学生名字作藏头诗
对表现突出或取得重大进步的学生,我会以其名字作一首藏头诗作为奖赏。有一位名叫“高原”的同学,他十分乐于钻研,于是作诗“高山仰止也敢攀,原野开阔我心专”。为一名叫“徐立”的同学作诗“徐来清风畅胸襟,立志冲天月下吟”……
这里,名字成了一个人的“名片”,一个人的“品牌形象”,一个人对外宣传自己的“窗口”。为学生的名字作诗,无疑加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不管是儒雅蕴藉的名字,还是普通平常甚至是俗气古怪的名字,在教师的笔墨润色之下,都平添了一份光彩,增加了一份哲理和内涵,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名字很有创意,很有哲理,也很有诗意。同时教师在诗中的寄语,无形中给学生设下了—个不必明说的目标,让他们朝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奋进。
2.猜谜一为学生量身定做谜语
我经常利用班会课或一些节日庆祝活动为学生量身定做谜语:一只多嘴鸟一吕鸣;子夜一姜(将)黎明、卫(未)明;一张老照片一陈影;外星人一奚宇珉(宇民);进口乐器——杨浩(洋号)……这样既可以增添乐趣,又可以让学生更重视作为独特个体的自己。
这些谜语简单有趣,是专门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学生可爱的名字顿时变成一个个有趣的谜语。这让猜谜的和被猜的同学都充满了自豪感,就连i谜语的教师也为自己的灵感和创意雀跃不已。这里,“名字”已经是一件,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倾注着教师特殊的情感,对学生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染力。
3.编题一将学生名字编入习题
我试着把一些学生的名字编入其中,有时甚至选用他们的照片。这样做一来可以避免上网搜索图片而引发的侵权问题:二来.来学生会倍感自豪和兴奋,他们特别激动也特别在意,有些学生甚至把这种喜悦带回家里与家人分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大幅提高,而我也收获了更多认可。
“千金不换一褒奖”,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佳方式,莫过于给他们以合适的“精神待遇”。从“名字”这个细微处关注学生,学生会产生一种幸福感,会汇聚无穷的力量,激活更多的智慧。虽然这只是一个细节,却反映出教师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反映出教师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4.命名一以学生名字命名备品
在班级管理中,我会根据人数划分好专项备品和专项任务,然后让学生自愿认领,谁认领就以谁的名字“命名”,如陈凯同学负责校对挂钟,该挂钟就命名为“陈凯钟”;金雨佳同学负责图书橱柜,该书柜就命名为“雨佳书柜”……学生对此反响热烈,把分管的备品视为自己的财产,倍加珍惜和爱护。
以挂钟为例,陈凯同学可以把挂钟调得分秒不差(当然是与传达室的时间分秒不差,因为我们学校的铃声以传达室的时间为准)。我一度很好奇,他何以将挂钟调得这么准。陈凯同学告诉我:“一曰发现不准了,下课马上摘下来,把电池一端取出,然后把三枚指针调整好,等下节课快上课时,留心听,在铃响的一刹那,把电池安进去,搞定。” 当然有一个备品例外,当事人不愿以他的名字命名,那就是垃圾桶。但这并不妨碍菠菠同学每次倒完垃圾都会把垃圾桶里外洗一遍。挂钟和垃圾桶都只是一个缩影,这样一来,班级管理自是井然有序。
有这样一个故事:少年的卡耐基(钢铁大王)捉到一只野兔,生下一窝小兔子,造成草料供应困难。他就召集孩子们,告诉他们谁拔子草喂兔子,就用谁的名字为兔子命名,孩子们热烈响应。成年后的卡耐基,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旁建造了炼铁厂,并以该铁路公司董事长的名字作厂名,自然,铁轨又多了条销路。教师以学生的名字来命名备品是否也有异曲同工之效?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班级备品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会让该同学感觉自己非常有价值,进而增强其集体归属感。
5.专利一把名字作为专利称号
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有学生出的点子很有创意,我就以该学生的名字命名这个点子。如,“某某发现”、“某某方法”等便是对他们的精神奖励,同时我还郑重其事地发给他们“专利”证书。期末,还打印一览表发给学生和家长,这样一来,学生的金点子层出不穷, “创造发明”也越来越多。如薇薇同学提议,“十一”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西博会”为主题采用双语调查,于是该活动被命名为“薇薇行动”,结果这一活动受到市长的高度重视,副市长还亲自到学校来宣读感谢信。有时我会让学生独自出题或小组命题,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题目一经录用,就会在试卷题目后用小一号字体打上“XX同学供题”或“XX小组供题”的字样,学生自然兴趣高涨,好题自然层出不穷
“名字”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的“全权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讲名字等于人。宣传名字,用名字命名品牌或技术创新可谓屡见不鲜,如“张小泉剪刀”、“抓斗大王包起帆”,这是对首创精神的尊重,更是对人性的尊重。上文中,学生也成了“发明家”和“发现者”,这无疑可以提高他丁的自豪感、荣誉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6.桌签一为每位学生制作桌签
每接手新班级,我都要用粉红色的纸做底色打印学生的名字,制作成一个个精美的桌签。待学生来报名,就可对号入座,学生顿时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怀:震撼、惊喜、激动……有学生问:“老师,你把我们当领导么?”我笑笑: “在我眼里,你们都可以当领导, 当然这需要你们时刻磨炼自己,就如同一粒沙子,要成为珍珠就必须躲进黑暗的蚌壳内接受磨炼。”学生一脸庄重,內心却是雀跃不已。家长会上,桌签一放,每住家长都表现得极有修养,无人接听于机,无人抽烟,无人不做笔记……他们都进入了当领导的“角色”,最不济的也能守住不给自己孩子抹黑的底线。家长如此在意自己的形象,我便乘机拍照。第二天,我会说:“昨天,你们爸爸妈妈是如此认真,如此专注,如此投入,请看……”然后出示照片,学生看后无不感动。
有非本班教师来上公开课时,摆上桌签,学生为了让老师能记住自己的名字,自然拿出最佳状态,于是我们班成了公开课的“御用班级”。
记得有人为调查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字,对100名测试者随手写下的字进行统计,结果发现竟有80%的人写下的是自己的名字!奇怪吗?不,这恰恰说明名字在每个人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拨响了每个人的心弦——重视自己。桌签不仅把学生,也把家长放置于一个“领导”(可别误会我是一个“官”念很重的人哦)的位置上,有了这样的“标签”,他们自然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于是,小小一桌签却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7.暖色一用“暖色语”称呼
称呼学生时,我一般都省略他们的姓,比如“章登辉”只称“登辉”;名字只有一个字的采用叠加法,比如“庄宁”只称“宁宁”;对一些有某方面特长的同学采用“借指法”,比如某某同学篮球打得很棒,便称他“小姚,明”,某某同学跑得很快,便称他“小刘翔”等;有时我还诙谐地用“小的们”、“某某同志” “某某朋友”等“暖色语”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共鸣。同时,我允许学生直呼我的姓名,也宽容学生给我起并无恶意的绰号,例如“书(输)记”(因为我与学生打乒乓球输多于赢)、“大王”(因为我有时会称他们为‘小的们’)。
别称,因其不同于学生原来的名字,所以对于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可以带给他们别样的心情,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使用时,其语调应随教育教学的目的而定,温和、严肃或者语调激昂,但不管你运用哪种语调,都必须包含着自己的感情色彩,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天发乙陌。
用好教师自己的“名字
教育的旅途上,我们不可能要求别人都记住自己的名字,但如果运用得当,却可以让自己的名字成为一道独特的别人无法替代的风景。
1.签名一让名字也成为奖励
我迎合学生的需求,时不时为表现良好的学生签名、留言。他们在哪一节课上受到表扬,我就在那一课学生教材的空白处重重地、美美地签上大名。对优秀作业,我也同样潇洒签一回。有时还送上一句祝愿、勉励的话或名言。我们班级中的最高奖品便是我的一张绝版签名照。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明星、名人进行签名活动,许多追星族拿到签名后如获至宝。同样,教师是学生心目中天生的偶像与名人,教师的签名也是学生梦寐以求的至宝。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自己的名字效应,让学生成为拥护你的追星族,这是激励人心的明智之举。于是,名字变成了一种情感投资和精神奖励。
2.名片一让名字也飘香留惰
想起在乎日的学校生活中,学生常常是以“语文老师”、 “数学老师”、“历史老师”、“生物老师”等来称呼,久而久之,学生忘却了自己老师的名字。为避免这一点,面对新的班级时,我会给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或一贯表现良好的同学分发自己的“名片”,一是作为奖励,…二是为了让学生有问题时可以方便与我联系。
有人专门就教师的姓名问题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能完整写出教师姓名者仅占10u/o左右,能写出教师姓氏者也不足30%o曾有一学生相当直率地询问他的科任教师: “老师,你是谁?”这不得不让人深感吃惊。教师再自报家门自我介绍是多么的尴尬,采用名片法无疑可以有效避免。
综上所述,名字也是一笔可观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用心对待学生名字的同时也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极其简单的细节,却有着极不简单的内涵,从中透射出人文的关怀,透射出教育的磁力、张力、活力!当然,用好“名字”需要教师舍得下一番工夫,文火慢炖,才可出真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