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过的卷子有必要裁剪下来吗(考得差的卷子有必要打印重新做吗)

考过的卷子有必要裁剪下来吗(考得差的卷子有必要打印重新做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2 21:46:38

1,熟悉并不等于理解

我的学生经常抱怨,已经把书里的内容看过好多遍了,每次看的时候都感觉看得很明白,觉得自己肯定已经掌握了,可一旦考试就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水平,以为自己已经掌握,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掌握。其实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会让我们对内容“熟悉”而已,而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这就是这一节中我要给大家讲的——考试是最好的复习。

2,考试有两大显著的优点

你看,考试比单纯的复习更能提升学习的效果吧。不过,为什么测验这么管用呢?因为在测验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猜想→反馈→改进”这个模式来巩固记忆。就是说对于一个你不确定的知识点来说,先通过你的猜想得出一定的结论,然后再根据测验的结果给出及时的反馈,如果错了,就有利于你的进一步改进,从而巩固了记忆。可以看出,考试有两大显著的优点:一是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环节上,加以改进;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方便在今后进行回忆。考试,可以有效地中止遗忘。没有考试,你的知识可能只是幻觉。所以,你现在能理解,为什么老师常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了吧。

3,错题本的使用

错题本就是能让你减少犯错的一个重要工具。不过,错题本很多人都会做,但是大部分人做的都是无效的错题本。那怎样做才是整理错题本的正确方法呢?首先,进入错题本的题目要认真分析,要去发现问题和剖析问题。发现问题就是要对每一次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进行记录。剖析问题就是要对错题进行反思,思考到底错在哪里:是理解有问题?还是知识本身没学懂?还是粗心导致计算出错?这些问题下次又该如何避免?有的同学错题本很乱,就是因为不管什么错题都想往错题本上抄,而且不进行归类,导致题目太多太乱,反而令复习时效率降低。其次,错题本中的重点,应该是解答的过程,而不是题干。对于做错的题,一定要认真查看标准答案,比较自己的解法和标准答案有什么差别,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有些同学做错题本时,每道题的题干都抄得很认真,浪费了大量时间。其实,你可以直接把试卷上的试题裁剪粘贴,就会快很多。对于不能裁剪的习题册或者书本上的题目,也可以适当简化,花更多时间来分析和反思你的解题过程。记住:永远都不要做让自己看起来很勤奋的伪动作。说到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我还有一个小技巧:你在重新正确解题之后,可以在旁边增加几句点评,就像是老师给你写评语一样,你也可以自己评价一下。例如:1)原来错在哪了:忘了什么、混淆了什么、忽略了什么,还是记错了什么等。2)这个错误给你的核心提示是什么(比如要注意审题、关注某个特定知识点等)。3)其他联想(比如同类型题的答题策略、这个知识点的前后延伸等)。不过,错题本不只是写写就可以的。还有一个步骤很关键,有了它才能发挥错题本真正的功力,那就是:错题本一定要反复看。最好里面的每一道题,你都能够滚瓜烂熟。而且,错题本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对于已经熟悉了的、不会再错的题目,你可以把它们剔除出去,不需要再占用你复习的时间。对于那些你还不太有信心能每次都做对的题型,你可以单独抽出来,定期做一些专题训练。所以,你的错题本就像是一个蓄水池,会有部分的水被排出,也有新的水会不断加入。

4.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考试

前面讲了“自己给自己出题考试”及“考试后如何有效反思”的方法,但是对于考试,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考试。

那么怎么办呢?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态度来面对考试成绩。我想告诉大家,一次考试不会决定你的一切。即使是高考,它也无法决定你人生的走向。考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对你的学习情况给出及时而又准确的反馈。产生情绪波动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不一定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因为被人指出错误,或者成绩不如别人会让人本能地产生恐惧心理,而恐惧会让大脑的可塑性下降。一个被指责的大脑将会是封闭的大脑,它会关闭对外界的认知和感受,让你根本不想学习。所以学习需要在放松的环境下,需要给予自己充分的安全感,这样你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放下你的情绪,这样你会进步更快。好了,总结一下这一节的内容,考试是最好的复习,因为考试能够为我们提供及时的反馈;要学会整理错题本,我们不要因为成绩而惧怕考试,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让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去面对每一次的成绩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