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3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一、综合意见
(一)命题要研究课标,紧扣教材,要认真校对试题,加强试题的严谨性。
(二)一二年级不统一考试,给三年级教学造成困难;希望给样题,定时做作业训练。
(三)教辅资料针对性差,建议教研室要介入教辅资料的选择。
(四)合卡的考试问题多,中间无指令,学生不会分配时间。
(五)理科试题的计算量要大幅度减小难度,加强思维能力的考查。
(六)可以增加点书写方面的题型。
(七)考试后应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收集相关年级一线教师对试题的意见。
(八)小学生读题能力有限,字数不宜过多,不宜绕口。
二、初中学科
(一)语文
1.根据年级不同,文本材料的选择可以稍浅一点儿,并注意文体分布(尽量多种文体)。
2.希望加强试题与教材的内容相关性。
3.课后知识少出试题,难度较大;难题的比重还要减小。
4.七年级应降低难度,适应考虑课内的知识;试题的灵活性要体现过渡;建议命题作文,加强小初衔接。
5.文言文不宜把课外考得太难,可以人物传记为主,选文要流畅易懂;七八年级建议紧扣教材,加强相关性。
(二)数学
1.结合中考,要加强阅读理解,借鉴高中的知识。
2.难度可以体现,但是不宜过大,过渡要自然;知识点要全面,重复性知识点的题目不要太多。
3.侧重检测思维训练,加强拓展。
4.题量要适中,适当创新。
5.在去秋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几何内容。
(三)英语
1.题型正常,但是话题要创新,在一道题中要有区分度。
2.材料选择要紧扣教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如保护动物等。
3.听力制作效果差,要完善。
4.阅读题中的完形要重视基础,更新颖一些,并加强衔接;建议考一篇课内阅读。
5.作文建议与教材有相关性较好。
(四)物理
1.难度偏大,建议简单一点,注意体现试题的梯度;结合我县农村教育实际,注重基础教育为本,反对偏怪偏难;不照抄照搬城市优质教育的试题。
2.题量偏小,计算量过大。
3.贴近生活,不要照搬。
(五)化学
1.推断题是否要考?考得有点过难。
2.中考不考的内容建议在期末考试中少涉及或者不考。
(六)道法
1.注意关注多元化命题,以适应将来全省统一中考命题。
2.情境探究性类题中尽可能多方面多角度融合,分类小型化小分值化。课外的分值过大,分值设置要注意合理性。
3.七八年级要紧扣教材,通过培养学生实际生活的品德行为。
4.试题应灵活,精选材料。减少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增加理解性内容;问答题的设问可以小一点,答案可以开放些;注意与高中衔接。
(七)历史
1.材料选择混乱,缺乏针对性,希望按照中考出题。
2.试题需要灵活,“兴”的内容要重点体现。
3.七年级的课本较难,文言文的出现应该少一点。
4.试题不宜难度过大,要逐年加大。
(八)生物
1.应增加探究性试题。
(九)地理
1.读图题的图形不清楚。
2.倾向基础知识,初中生理解力不限,开放性试题要适当,分析试题比例小一点。
三、小学学科
(一)语文
1.根据低中高段的不同要有侧重,出题尽量围绕课标;高段要注重与初中试题的衔接过渡。
2.乡下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有限,需要向课本多靠近一点。
3.作文要简单一些,让大多数都能够写。
4.应重基础,少些填空题,选择题出题要严谨,阅读试题分值可大一点。
5.低年级希望期末检测一下,试卷写话要有方格,文字最好注上拼音。
(二)数学
1.题型变化可以多一些,但不能出现有歧义的题目。
2.应用题建议尽量生活化,以情景主题为背景,并有适当拓展。试卷要体现基础,灵活,趣味,延伸。要切实考虑一线实际,有新意,接地气。
3.命题要清楚各阶段的基本要求,注重衔接。
(三)英语
1.作文有点难,建议在给出题干的基础上给出一定的关键词,以降低难度。
2.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但是应试能力弱,试题应注重听和说的能力考查。小学英语试题应简单化,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尽量以运用为主,少考语法知识。
(四)科学
1.考试时学生做得很快,建议题型分值小一点,适当增加题量。
2.试题考得太死,缺乏拓展运用,如果考试不是靠背就得高分就好了。
3.内容可通过阅读式、表格式、图式三种方式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和探究的能力。
4.因为学科的重要性,建议期末命题用百分制。
(五)道法
1.可适当拓展试题。
2.六年级考的法律知识偏难。
来源∣教研内参
编审∣教研内参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提供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