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努力,天天熬到后半夜,可学校上课又累又燥,成绩却不见提高,一模成绩比平时反倒下降40分,孩子快抑郁了。跪求网上高人指点,有什么有效快速提分的好方法吗?孩子还有救吗?
高三后期,进入冲刺阶段,很多学生却进入了“高原期”,这段时间,题目做得越来越多,成绩却很难提升,甚至会出现大幅度下滑的现象,有的学生的“二模”考试,可能会考出有史以来,最差的成绩!
成绩的下降,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焦虑,而这种焦虑的气氛,弥漫在家庭和学校之中,最后让很多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出现崩溃的情况,有的学生无法最后走进高考考场,而有的同学,则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身体某一部分疼痛的现象。
如果避免这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如何才能走出这种状态呢?“赢在高三”老师作为一名重点高中的老师,见过很多这种现象,总结了2点经验,希望能给高三考生提供帮助。
第一,正确认识做题的目的,保持良好的备考心态!
很多同学心态崩了,是因为错题越来越多。高三后期,考试更加频繁,来自各地的最新模拟题会一股脑地投放给学生,这些题目千奇百怪,如果不能灵活应对,肯定会出现很多错题,起码对于多数学生是这样的。
但是,这些做题,不能影响学生的备考心情,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了!怎样才能不让这些错题影响学生的备考心态呢?那就是正确认识做题的目的!
做题是手段,是方法,不是结果!做题是为了检查你的学习效果,所以这个时候暴露的越多,越是好事,你的胜算也就越大,如果“讳疾忌医”,只是自欺欺人。
所以,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法可能会完全不同,如果你是抱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做题,就会为发现问题而感到兴奋,就会陶醉于问题的解决中。
第二,正确做题,才是真正学习!
高三后期,做题越来越多,但是做题并不等于学习,盲目的做题,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题,这并不是学习。
做题的目的,应该是把不会的知识变成会的,把会的知识变成熟练的知识,同时提升做题能力,这样的做题,才是学习。所以,你应该这么做题:
1、做一道题,会一道题!
做完一套题,得了70分,你的收获在哪里?不是那70分,而是剩下的30分!这30分是怎么失的分?你的错题,为什么错?是知识原因、审题原因还是答题原因?认真找出原因,不要贪多求快,才是提升的关键。
做一道题,会一道题!精做一道题,比泛做十道题要好得多,精做一套题,比盲目做十套题要好得多。
2、做一道题,会一类题!
跳出“题海战术”的最好办法,就是要研究题型!高考的常考题型就那么几种,因为每一种题型背后,都是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而能力和素养是不变的,所以高考的题型就是不变的,最多也是稳中有变。
所以,当一道题做错的时候,要看看这道题的题型,找到这种题型,然后去找同一类型的题目去做,不会的题目找老师和同学请教,争取把这道题目,上升到这类题目上去。
研究题型,其实你就由做题者变成了命题者,这是一个质的转变,会命题的学生,一定是能把握题目精髓的学生。如果找不到规律,做的题目再多也枉然。
3、做一类题,会一类题
对于那些“高考必考、看似会做,一做就错”的题目,一定要集中力量把它拿下!比如数学中的三角函数,是必考的题目,这个题目难度不大,你能不能100%做好?
不能?赶快去拿下!找到你手头各地的模拟题,肯定都有对这个知识点的考查,下狠心把它拿下,保证100%会做,你就是这个题目的“专家”,高考考场上,这就是你的“小怪”,帮你升级的。
就这样把这些类型的题目,一个个突破,你会发现,最后也许只有压轴题你拿不下了,那个时候,你还怕什么?
越是到最后,越不要慌乱,越不要盲目,精打细算,多动动脑子,你也许你们学校里的“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