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每次考试结束后,如何去抓住每次考试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教学,以及如何帮助学生高效提升成绩,是作为一名老师走在教学的路上需要一直思考的问题。
避免学术孤独,多跟区级、市级教研员交流,抓住学习与提升的机会。“学生像弹簧,你弱他就强”
一、分析的目的
找问题,提措施,究落实。
二、分析的流程
1.明确四度
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2.分析方法
(1)填表、填模板表格
填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对考试重要的指标有预判,对考纲、课程标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填模板表格:指标完成度、学生各分数段完成率,总分上线率,单科贡献率。
(2)试卷进行分析
分析的具体内容:对照其他学校同期横向对比问试卷考评的情况 ,分析的主要数据是数据体。诸如: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分数段的分布,是否趋近于正态分布图。
3.找准问题
(1)实事求是:对外找问题的同时,也要找一定的优势,
(2)找准优势:不盯在个别的偶然的情况下,普遍性规律性的,根据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3)明确问题:教的问题与学的问题、主观的问题与客观的问题)
三、分析的结果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班级差异和人的差异
2.分清责任(老师、学生、家长)
3.找准学科培养的方向:培养一个什么样的思维品质的人,具有何种多元的思维模式,长板效应与短期效应,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培养。
4. 尽老师所有的责任,盯准问题责任人,严格过手,向有限时间抓质量,落实就是最大的创新。
2021年11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