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高考所见所感#
高考数学试卷分享一下。先说总结:难度不高,符合考前说的17题前一马平川1819稍微上点强度,但是分不好说。最重要的就是九省联考除了试卷形式改革其他带来的导向就是一坨狗屎。
单选前面集合,复数,向量坐标运算,三角恒等变换,简单的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关系都没啥可说的。第六题高一刚学单调性时候最喜欢的分段函数单调性问题。第七题三角函数的图象,作图习惯好的(特殊点标记能力强的)基本就是秒杀。第八题要想通这个抽象函数的增速可以很快也可以几乎只符合题目条件超出一丢丢就可以快速得到答案了。
多选9,10都很基础也没啥坑,11的c选项想算出c选项的准确最大值很难,化简,换元加求导得到x=1的时候有最大值,但是是多选abd不难判断都正确所以不可能选c了。
填空前两道简单的有点不可思议。14的概率正难则反,列举出所有甲得0分和1分的配对情况(一共就12种不难的)然后算概率再用1去减就好啦。
解答部分,15和17不说了。16是圆锥曲线,放的这么前面确实难度也就变小了,铅垂高×水平高求面积表达式能减少很多计算量,18第一问简单参数分离在求导求最大值,第二问定义域发现是(0,2)那么对称中心横坐标只能是1了,然后f(1 x) f(1-x)=常数就可以了。第三问不方便打字也没啥人想看就不说了。高二学生需要过程的可以私聊我或者下次来我给你讲~.
新定义主要是你读没读懂题目到底在干啥。这题主要就是等差数列里挖去两个项能否重新分成新的若干个由4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
最后说一下之所以说分数不好说的原因是,这半年来高三孩子估计普遍导数的练习偏少(都怪那该死的九省联考啊)对导数的熟悉度肯定是不如往届学生的。结果正式高考导数的运用部分一点没少,最后除了新定义的压轴还是导数,这种事儿只能说真的没办法。
最后,近些年统计与概率的大题一直在创新上强度,这次直接没考,就最后一题最后一问强行来了一下符合条件的概率。属实有点幽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