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学期末,大部分学校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考试,用来检测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我们本学期以来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掌握老师们的教学情况,除了常规的期末考试以外,还会多一次抽考,以农村学校为例,就是乡镇中心校对辖区内各个学校的质量检测考试,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参加考试的科目以及学生数等。
笔者作为一名在乡村学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师,经历过多次中心校举行的这类考试,对此深有体会。通过和各位同事、各位老师的谈话,不难看出老师们对中心校举行的抽考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实,这里所说的抽考和质量检测考试,本来就是一码事,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我认为,每学期所举行的抽考,既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老师们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工作,需要了解学生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的长处和不足,知道哪些孩子掌握的好,哪些孩子掌握的还不够好,这对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尽管一个学期内,我们进行了多次考试,有月考、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等,但是,学期临近结束之时,为了学生们能够对照自己在以前考试中的问题,巩固这一阶段以来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应的期末考试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乡中心校对辖区内全体老师进行摸底排名,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对老师们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检查,对成绩比较突出老师进行表彰,对成绩后进的老师进行督导,这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和推进,也是我们学校工作的有效评价方法,在我们正常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对教学成绩的量化和对比,应该对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老师给予表彰,对成绩不太理想的老师提出相应的工作意见。
其次,很多地方在安排抽考工作时,在奖优罚劣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有的科目不在抽考范围,有的科目在抽考范围,那些被抽中的老师,彼此之间可以比较排名,而那些没有被抽中的科目,就成了漏网之鱼,甚至,还有一些不教课的老师,更没有什么可比性,那些考试倒数的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比那些不教课的老师付出的多得多,而最终受批评的却不是那些不教课的,这好像不太合理。也有的老师因为参加抽考人选问题,一个想让张三参加,另一位老师想让李四参加,最后闹得不愉快,从而影响学校工作。
因为学生们的学习基础不一样,等于孩子们根本就不是同一个起跑线,而结果却把他们放在了同一个舞台上,很明显这是不公平的。比如,同样的抽考四年级的学生,孩子们在三年级时的学习基础存在很多差异,到了四年级,他们的学习成绩肯定会受影响,而最终的抽考成绩,又不考虑这些因素。还有的班主任在确定参加抽考名单时,仅仅依据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而忽略了应该用几门的总分排名,然后再确定名单,很难避免其他老师会有意见。此外,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过程不透明,还有的学生记恨老师的批评,故意让老师难堪、不答题的等等,都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