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香坊区四年级下试卷(哈尔滨香坊区四年级下期末考试)

哈尔滨香坊区四年级下试卷(哈尔滨香坊区四年级下期末考试)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0 21:16:03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冕(guàn) 恪守(kè) 炊烟(chuī)
B.劫掠(lūè) 桑梓(zǐ) 旁骛(wù)
C.捷报(jié) 盘桓(héng) 中伤(zhòng)
D.惘然(wǎng) 嗔怒(chēn) 宿营(shù)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矫揉造作 附庸风雅 郑重其是
B.置之不理 不言而谕 根深蒂固
C.如雷贯耳 不省人事 取义成仁
D.望眼欲穿 无原无故 李代桃僵
3、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发射当天气温较低,工程技术人员在火箭的重要部位采取了粘贴保温层。结尾加“的措施”。
B.陈教授对传统国画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发展”和“传承”互换位置。
C.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大约有3600年左右。删去“大约”或者删去“左右”。
D.为了实现农民学习新技术的需求,乡政府组织了这次农技培训活动。“组织”改为“开展”。
4、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德经》——儒家经典 B.《儒林外史》——吴敬梓
C.鲁智深——单打二龙山 D.欧阳修——北宋
5、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你的同学小明因感染病毒发起高烧,不得不请假休息。临近期末,他很担心自己的功课。作为班长的你打电话慰问小明并叮嘱他不要着急,要安心养病,你会这样说:
A.小明,听说你感染病毒发烧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别把这个病毒放在心上!
B.小明,别着急,同学们会帮你录制落下的课,你安心养病,祝你早日康复!
C.小明,期末复习节奏很快,大家最近又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你要尽早归队呀!
D.小明,我们都想你了,你什么时候才能继续跟我们并肩作战呀?
6、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长河浩荡,_____,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_____,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大海空阔,_____,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A.在世界的尺度上 在时间的轴线上 在精神的维度中
B.在世界的尺度上 在精神的维度中 在时间的轴线上
C.在时间的轴线上 在精神的维度中 在世界的尺度上
D.在时间的轴线上 在世界的尺度上 在精神的维度中

7、按课文原文填空。(7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4)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5)朝晖夕阴,   。(范仲淹《岳阳楼记》)
(6)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回答问题。(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国:    集: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0、文中迁客骚人“感极而悲”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二)阅读《蚕》,回答问题。(9分)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有一种昆虫也开启了生命的历程。
蚕的一生

蚕的一个生命周期大约是60-80天。它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像芝麻般大小,经过半个月孵化为一龄幼虫。一龄幼虫很小,像蚂蚁一样,也叫蚁蚕。从二龄幼虫开始,蚕的食量明显增加,四、五龄幼虫的食量最大,体重也快速增加,可以达到蚁蚕的八九千倍。

蚕的幼虫期一共要蜕4次皮。每次蜕皮前,蚕都不吃不动,像睡着了一样,但它的体内却在进行着非常剧烈的生理活动。在短短的一天内,它要形成新皮,蜕去旧皮,让身体长大,从而进入下一个龄期。五龄幼虫继续长大一段时间后,就不再吃桑叶了。它会找一个地方开始吐丝结茧,为自己建造一个厚实安全的“小屋”,然后在“小屋”中化蛹。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蛹羽化为蚕蛾,即成虫。蚕蛾破茧而出后开始求偶交配,雄蛾交配完成之后就死去,而雌蛾要等到产卵以后才算完成使命,力尽而亡。


一生只吐一根丝
蚕吐丝可是一个力气活。吐丝时,蚕的头部会不停地摆动,呈“S”型或“8”字形,在自己的四周不断拉出丝线。像这样不吃不喝连续摆动两三天、摇摆30多万次之后,所吐之丝就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住了。(甲)蚕一次吐出的丝长达一两千米,有的甚至达到了三千米。令人惊叹的是,这是一根不间断的细丝,而且这根细丝是由几百根更细的细丝扭合而成的,因此十分坚韧牢固。这样的蚕丝制成的丝绸非常轻薄飘逸,因此就有了“罗衣飘蝉翼”“风过动罗纹”这样的诗句。
蚕的食谱
蚕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桑叶。蚕的嗅觉很发达,能准确地嗅到桑叶发出的类似薄荷的味道。(乙)不过,蚕的食谱并不只是桑叶,榆树叶、无花果叶、蒲公英叶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只是它更偏爱桑叶罢了。但自然界的桑叶并不是一年四望梅川河季都有,所以人工饲料就成了实现工厂化高效生产优质蚕茧的关键。近年来,科研人员们研发出了能替代桑叶的人工饲料,蚕的食谱也就更加丰富了。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1、文章中加点词语“小屋”指什么?(2分)
12、为什么蚕吐的丝十分坚韧牢固?(2分)
13、写出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每空填一个)(2分)(甲)     (乙)    
14、明代高启在《养蚕词》中写道“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诗中的“眠”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什么时候的状态?“三眠”之后的蚕有什么特点?(3分)(根据对诗句和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问题)

(三)阅读《信誉之花》,回答问题。(16分)
信誉之花
①小区的西北角,紧挨供热站的地方,有两间简易平房,门口常会有十几个人排着队。干什么呢?买豆腐、豆浆的。
②这就有点新鲜了。若说四五十年前城市里买豆制品需要排队,很正常,那时供应不足。可如今,让人家排队等着买,这豆腐得好成啥样?
③别说,还真就有人把这个豆腐坊比喻成了一朵花——信誉之花。
④十九年前,这个小区刚刚建好,一对年轻夫妇就来到这里卖豆腐。闲聚在楼头的大叔大妈富有生活经验且眼睛最尖,一眼就看出她卖的豆腐和市面上的不同,那豆腐实而不老,嫩而不囊,上面有一层薄薄的黄色油脂,让人看见就有想尝一口的欲望。于是,你买一块,他买一块,各自拿回家“火力侦察”去了。一品,久违的口感,豆腐本真的味道。
⑤卖豆腐的小媳妇爽快,嘴甜,大叔大妈、大哥大姐,个个被她叫得心里甜滋滋的。没用多久,这家豆腐坊就在小区赢得了好声誉。
⑥有热心善良的大妈给她出主意:闺女,你的豆腐这么好,不放添加剂,原汁原味,谁吃都觉得可口、放心。可你跟那些没有正味的豆腐卖一个价钱,太亏了,得涨涨价,哪怕一块豆腐涨两毛钱,别人卖一元一块,你卖一元二,优质优价,公平合理。
⑦她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大妈。涨价是要涨的,可现在不行,先得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传统工艺制作的豆腐。
⑧她们家的豆腐好吃,豆浆也好喝。只是豆腐可以出来卖,豆浆却只在豆腐坊里卖。人们从豆腐坊走出后更愿意买他家的豆腐了。
⑨聚在楼头休闲的大叔大妈还发现,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总会有一辆农用三轮车停在豆腐坊门口。开车的人从车上吃力卸下几个装满水的大塑料桶,装上车。
⑩开农用车的是男人的表弟,哥俩有个口头协议:表弟每天负责从村里那口老井装五桶水运到豆腐坊;表哥把每天的豆腐渣无偿送给表弟。表弟用这些豆腐渣喂了几头本地品种的黑毛猪,就被本村开农家宴山庄的老板看好,全部包收。
⑪怪不得这豆腐、豆浆的味道与众不同,如此鲜美,原来用的是山里的井水。大叔大妈个个都是“小广告”,不胫而走。没多长时间,不用走街串巷吆喝,豆腐坊变得门庭若市。
⑫陡然一天,豆腐涨价了。一块从一元钱涨到一元二角,一袋豆浆从五角钱涨到六角。奇怪的是顾客并没有因为涨价而减少,连外小区的人也来买。
⑬豆腐坊火了。小两口倒是不温不火,淡定如初。每天一百五十斤豆子,重复着同一样式的劳动。顾客从豆腐坊进进出出,一天天数点着日子,表弟的农用车在城乡之间往往返返,运送着岁月,驮载着憧憬和希望。
⑭人们看到的是,夫妻俩的生活渐渐有了变化。他们有了孩子,孩子一天天长大,入托,上学,住上了小区的取暖楼。
⑮伴随着生活变化的还有涨价的豆腐。别人卖一元五角一块时,他家卖一元八角;别人卖二元一块时,他家卖二元五角——比别人卖得稍贵些,可大家都买账,依旧顾客盈门,供不应求。
⑯近二十年光景,一切都在悄然变化。男人的背略微有些驼了。女人的眼角生出浅浅的皱纹。没变的是:春夏秋冬,凌晨3点;早餐时,那条排在门口的长队,还有那永远讲诚信的人心……
(选文有删改)
15、为什么“没用多久,这家豆腐坊就在小区赢得了好声誉”?(2分)
16、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豆浆却只在豆腐坊里卖”,店主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②“人们从豆腐坊走出后更愿意买他家的豆腐了”,在豆腐坊里,人们可能会看到些什么呢?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合理推测。(至少要写出两点)
17、起初,有人建议给豆腐涨价,女人为什么没有采纳?后来,豆腐涨价了,为什么依然顾客盈门?(4分)
18、有人把文中的豆腐坊比喻成“信誉之花”,是否恰当?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19、文中这对夫妇的故事可以给那些刚刚创业的年轻人带来哪些启示?(3分)

(四)阅读《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回答问题。(11分)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题为“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什么应该像什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规矩,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世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知进退,懂轻重,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如果不讲规矩,有亏德行,不但有损人品,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友善和诚信的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理念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国家领导人的治国理政理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该是各级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一定要考虑到他的可操作性和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应该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规矩是紧箍咒,是指示牌,更是护身符。(甲)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乙)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20、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1、下面这个事例放在文章的第几段最适合?说说你的理由。(3分)
北宋的司马光,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他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22、文章甲乙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每空填一个)(3分)

23、第⑤段加色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3分)

三、作文(50分)

24、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给自己一个微笑!早晨起来,对自己微笑,让自己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出门,夜晚归来,对自己微笑,祝福自己有一个甜甜的美梦。把每一次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历练,不自卑;把每一次成功都理解为一种回报,不自傲。给自己一个微笑,把门窗打开,阳光不请自来。从一个微笑开始,成功近了,幸福也就不远了。
请以“给自己一个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伊辛巴耶娃从小就非常喜欢体操,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世界冠军。她挥汗如雨地练习着,严冬酷暑舍不得荒废丝毫时间,没练习几年,一块阴云开始漫上她的心头:她的个子越长越高。在体操队里,意味着土豆发芽,是要扔掉的。想想本来你可以在空中翻5个跟头,长得太高,怎么和他人竞争?伊辛巴耶娃落寞地离开了体操队,但内心里的那个世界冠军梦依然燃烧着。她开始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另一种运动上——撑杆跳高。这是一个身高越高优势越大的运动项目。
今天的伊辛巴耶娃不仅获得了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等各种大赛的冠军,而且多次刷新了女子撑杆跳高的世界纪录。
这件事至少给我们如下启示:要学会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梦想是战胜挫折、有所作为的力量源泉,换个角度看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参考答案
1B “冠冕”的“冠”应读作“guān”;“盘桓”的“桓”应读作“huán”;“宿营”的“宿”应读作“sù”。
2C “郑重其是”的“是”应写作“事”;“不言而谕”的“谕”应写作“喻”;“无原无故”的“原”应写作“缘”。

3D 搭配不当
4A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

5B
6C
7、(1)病树前头万木春
(2)持节云中
(3)直挂云帆济沧海
(4)野芳发而幽香
(5)气象万千
(6)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8、①国都,指京城; ②栖止。
9、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0、悲凉的景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的感伤。对自己可能会遭到别人说坏话和指指责的担忧。
11、茧
12、一根蚕丝由几百根更细的细丝扭合而成,并且可以长达千米不间断。
13、列数字 举例子
14、蜕皮前的状态;食量大。体重快速增加。

15、豆腐品质好(味道好),卖豆腐的女人爽快。嘴甜。
16、①想让人们走进豆腐坊,了解他们传统工艺制作豆腐的优点。
②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豆腐:豆腐坊内干净卫生:豆腐的原材料好等。合理的两点即可。
17、起初,女人认为了解他们豆腐制作工艺的人还不多,价格高会导致购买的人少了,所以没有采纳;后来,人们了解了他们豆腐的制作工艺,肯定了他们的豆腐品质,即使涨价也觉得优质优价,依然愿意购买。
18、示例:恰当,这豆腐是夫妻二十年来勤勤恳恳,坚守传统工艺,诚信经营,良好信誉的体现。这份信誉像花一样美好,值得赞美,所以把豆腐比喻成“信誉之花”是恰当的。
19、示例: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产品(服务)的质量是经营之本。 不要急于求成,先用质量站稳脚跟。 要脚踏实地勤劳肯干。要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扩大产品的知名度。


20、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21、放在第③段适合,第③段的分论点是“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司马光严于教子的事例与本段的分论点相吻合,所以适合放在第③段。
22、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23、规矩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指示人应该怎样做事。更保护人免于犯错误生祸患。
24、例文
给自己一个微笑
绝壁上的苍松, 迎风挺立, 仰观宇宙之大, 俯观物类之盛, 何其壮哉! 悬崖上挂的瀑布, 吐珠喷玉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何其雄哉! 冰山上绽放的雪莲, 冰清玉洁, 虽无花之妖艳, 却全是雪白一身, 何其美哉!

苍松居于绝壁, 环境不可谓不险, 但在险境中它给了自己勇气, 于是它成就了自己的雄姿; 瀑布挂于悬崖, 地势不可谓不高, 但在高崖之上它给了自己胆量, 于是它舞出了生命的壮美; 雪莲身居冰山, 气候不可谓不恶劣, 但它在严寒之中给了自己温暖, 于是它拥有了最美的身姿。它们给自己一个微笑, 生命之花会顿时绽放。

人生之路, 谁能一帆风顺呢? 大家还记得越王勾践吧? 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 失去了国土, 失去了名誉, 远去了亲友, 可他并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在最寒冷的时候, 他给自己一个微笑, 温暖着自己复国的信心, 真是“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试想, 如果当初不给自己以鼓励, 不能卧薪尝胆, 如何能够灭吴雪耻?

饱受屈辱的司马迁, 如果没有心中的那份坚守, 如何能够在文学的天空里留下那精彩的一笔; 身患残疾的霍金, 如果没有心中的那份追求, 如何能够在科学的舞台上绽放如此夺目的光彩; 历经挫折的刘翔, 如果没有心中的那份自信, 如何能够在赛场上再次飞翔。是啊, 正是找准了前行的道路, 注入了生命的源泉, 聋哑艺术家邰丽华于手臂之间勾勒出了人性的圣洁, 邮递员王顺友在雪域高原上写下了生命的壮歌。


没有巨浪的雄壮, 一弯曲折回环的溪流也能激起清越悠扬的鸣响; 没有蓝天的广阔, 一片悠游天地的白云, 也能享受生命的诗情画意; 没有雄鹰的矫健, 一只娇小玲珑的燕雀也能惹人爱怜。朋友, 给自己一个微笑吧, 你的世界也许会顿时春暖花开。

换个角度看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诚然,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也大不相同。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倘若换个角度看问题,失意也许会变成诗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自在,更惬意。

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面对都是坑洞的路况,一导游连忙抱怨向游客致歉,而另一导游却巧妙地化解了游客的不满,从另一个角度,把道路比作迷人的酒窝大道,让大家体验其与众不同。两个角度,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显然,第一个团的游客必定仍心存不满,而第二个团的游客却多了一次别样的体验不得不佩服第二个导游的机智,他的诗意的回答,也诗意了游客们的旅程。

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也许就不再是问题,反而成了另一种收获。换个角度看问题,需要有一种豁达的境界,一种淡然的心境。倘若一个人充满野心,追名逐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那么他眼中的世界必定也是功利的,充满焦躁的。一旦遭遇失败,失去了金钱名利,便怨天尤人,甚至走入歧途。可如果他能换个角度看问题,失去的外在的一切都不重要,反而让他能摆脱外在物质的诱惑,过过那种平淡安逸的生活。这需要他的豁达与淡然,否则他只会陷入怨恨的深渊。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有着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苏格拉底,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啊。"哲人就是哲人,从我们的角度看,我们会艳羡外界的丰盈感叹自身物质的困窘。换了个角度,苏格拉底帮我们窥见了生活的真谛。追求更好的生活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被无尽的物欲遮住了双眼,从而沦为物质的奴隶、精神的乞丐。

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的生活会多一点快乐,多一点阳光。我曾对萧伯纳的一句名言深以为然。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我感叹他竟然把一种可悲的人生境界描述得如此俏皮。于是那段时间充斥我生活的便是得不到的悲哀和得到后的无聊。后来我发现,从另一个角度看,两大悲剧也是快乐的源泉。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去品味和体验。从此我的生活变多了一点快乐,多了一点阳光,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生活便会自在很多。

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一个更精彩的世界。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