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考试程序清单,可以让孩子做到标准化应试,把非试卷因素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小,进而力争考试时能有稳定的发展。想法虽不错,但还需要孩子们去执行,这个需要慢慢来。
具体清单如下:
1、了解考试范围、题型及分数、合格标准
2、考试时间、地点、考场号、座位号,需要提前看考场的一定要去看,熟悉上述信息,了解厕所分布、楼梯(电梯)与考场的相对位置。
3、考试相关物品必须在考试前一天晚上之前准备到位,包括:准考证、身份证、文具(包括哪些,根据各种考试类型有区别,须考前个性化准备),相关考前复习资料(按门分类确定原则)
4、提前15-30分钟到达考点,根据考点安排进入考场找到座位入座,核对准考证上考场号、座位号是否相符。
5、进入考场后要保持冷静,尽量不跟别人聊天,以免分散注意力。如感到紧张,可用正坐姿、脚踏实地、深呼吸等方式调整,并让自己快速冷静下来。
6、要带着自信进入考场,只要平时的学习做到位了,考试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是大概率,不要对不确定的未来有过多的、无谓的担忧。踏实、可控地做好当下才是最优选。
7、考试时有适度的焦虑、紧张情绪是普遍的,这其实对保持专注是有帮助的,但我们不能被焦虑、紧张掌控了,不能人为的去放大它们。
8、进入考场后需要保持专注(其实人生处处都需要专注),可以训练只注意监考老师的发言和自己本身的动作,不被其余事项干扰,一旦发现自己分心了,可用发现分心、用工具重新连接回正轨(细节另讨论)
9、开考之前的播报考场须知可以逐步进入专注状态,了解下是否有特殊要求。发放试卷和草稿纸时,首先检查试卷页数、完整性,检查的同时可以大致看一下题型,特别是稍仔细地看下语文、英语的作文题;其次把草稿纸对折、对折再对折(基本满足一小题能在一格中进行演算、验算等,可以在实操中精进);再次把开考前能干的其它事情做掉,如在试卷、答题卡上涂写个人信息、草稿纸上写名字等(按老师要求),完成后对照准考证顺势检查一遍;最后如离开考还有时间的话,就让自己放松下,挺直腰背、深呼吸、看看窗外远方等(找到自己的方式)。如已到开考时间,上述事项还没完成,也不用怕,顺序做完即可。
10、开考后一般按顺序答题即可,根据平常掌握的每种题型各个位置题目的难易程度分配时间(平时要训练),非常难的题,花5分钟(要讨论)完成不了或没有思路的话,要暂时放弃去做下面的题,单格中的演算需清晰、明了,以方便回头再做时能更快的接上思路。各门课各题型一般考试要花多长时间,在平时要去积累,关键考试时参考执行,像作文这类的压轴大题要留合理的时间去完成。时间节奏把控住了,基本就能上正轨了。
11、考试过程中一般很难在全程中都保持专注,可以根据自己习惯在中途进行10-20秒的放松练习,之后立马投入做题,也可以考虑在题型或做题、检查之间切换的时候进行。
12、根据自己涂答题卡的习惯,找到最佳方式去执行,涂完后立即进行第一轮准确性、合规性检查,全部题目做完后,在检查时再安排一轮 准确性、合规性检查。
13、需要在答题卡上填空或写解题过程的,建议时间够的话,是否在原卷或草稿纸上写一轮(需讨论),一个题型或大题完成后(语文作文可先列提纲、英语作文可先打草稿),在完成后往答题卡写,根据成果内容合理排版,少涂改并控制错别字,涂完后立即进行第一轮准确性、合规性检查,全部题目做完后,在检查时再安排一轮 准确性、合规性检查。
14、第一轮的题目做完后,转过头来做之前暂时放弃的题(如有):
15、全部题目完成后,进行第一轮检查,检查重点:
16、第一轮检查完成后如果还有时间,可进行第二轮检查,检查重点:
17、交卷前10-15分钟(或者根据老师的提示),对开考前填在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上的个人信息对照准考证资料逐项检查,确保无误。
18、只能在做好上述各类事项后,对考试有充分的把握时,才能提前交卷,交卷程序严格按要求,比如:举手向老师示意,答题卡、原卷、草稿纸均需交上去等。
19、如在考试结束铃响时交卷,也要严格执行考场规则,比如铃响必须停笔、在座位上安静等待老师收卷子等。
20、考试过程中,自己有任何问题在规则范围内的,都可以及时提出来,比如空调风口对着吹不舒服、监考老师老在自己周边转悠等(一般不会发生)
以上希望对孩子们有所帮助,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