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匆匆过去大半,孩子的假期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
进入8月不同于假期刚开始的兴奋、新鲜,此时的孩子们容易逐渐产生倦怠,作业不写,计划读的书也不看......
这时,家长如果放任下去,孩子容易患上“暑期综合征”,将很难适应开学的节奏!
那么,在暑期的后半段时间里,家长该如何指导孩子高质量完成暑假计划,远离“暑假综合征”呢?和安全君一起来看!
01
科学制定作息时间表
相信在暑假初期,家长们已经和孩子商量着制作了一份暑期时间表。现在假期进行到中间阶段,家长们也可以根据孩子前半段时间的表现适当地进行一些更改,让孩子更高效地度过暑假剩余时间。
譬如,对于每天几点起床,几点睡觉,要做多长时间的作业,可以玩多长时间等规定做相应调整。重点是要合理安排,有所侧重,然后按照暑期作息时间表进行具体的实践。
需要注意的是,作息时间表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感受,和孩子共同制定。只要孩子能按照约定作息,就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养成暑假好习惯。
但最好不要立马让他们恢复上学时的作息,这样会让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对他们无益。
02
给暑假作业进度“充充值”
暑假中期,孩子们在完成暑假作业的问题上普遍会出现诸如作业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答题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都很正常。
家长们在这个时候可以根据孩子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适当地督促,并采取诸如奖励的方式让孩子更有动力,完成后续的作业规划。
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讨制定目标时间,比如40分钟做完一张试卷、30分钟背完英语单词等。心中对于时间有了限制,孩子学习起来也会更有方向与目标,效率会更高一些。
03
抓紧时间多读几本书
很多家庭会在暑假初期选择带孩子出去旅游,现在到了暑假中后期,进入到了集中阅读的最佳时机。
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或老师推荐的书单,选择一本或几本好书,让孩子每天在安静的环境中,认真进行至少 1 小时的有效阅读。这样坚持到开学,相信孩子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家长不用限定孩子必须看经典名著,可以先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只要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就可以了。
同时,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不玩手机,不做“低头族”,孩子才能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爱上读书。
04
坚持参加运动,健康快乐成长
运动可以促进分泌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唤醒身体,保持心情愉快,是让孩子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
在学习与游戏之余,孩子需要通过运动来调整一下身心,也能改善他们弯腰驼背的不良体态,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
05
自主预习,为新学期打下基础
暑假进入后半段,为了更好地与新学期衔接,孩子们也可以适当地进行预习。家长们可以多督促孩子,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进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 提纲预习法
让孩子把所预习的内容列成提纲,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纲要结构,使之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观点突出,文字精炼,进而掌握章节大意和中心思想。
✪ 温故知新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 扫除障碍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引导孩子通过查阅工具书、相关资料以及请教他人等方式扫除学习障碍,这种课前预习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孩子能自觉地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而继续前进,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应对“暑假综合征”,最好在假期中就要防患于未然。家长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鼓励、多支持,少批评、少打骂,让孩子能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并且一起互动,带着孩子读书、做家务、做运动。彼此陪伴,远离“暑假综合征”,共同快乐成长。
来源:莒县融媒、中国教育报、成都教育发布、 学生安全教育平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