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做试卷就很好为啥学校考不好(平时学校考的卷子在家能做遍吗)

在家做试卷就很好为啥学校考不好(平时学校考的卷子在家能做遍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04 12:45:26

题图:书本上的3只恐龙

因为一些事情,停更了一周多,和大家说声抱歉。

最近几天,各个学校期中考试的成绩已经陆续公布了。每次一到公布成绩的时候,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上次,我分享了考试结束后的建议,感兴趣的可移步我的上一篇文章:

这次,我想聊一聊大家关心的考试成绩的问题。

相信大多数的学生或家长总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平时练习都会做,考试却考不好?为什么明明努力了,最后的成绩却还是原地踏步?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够给您一个答案。

学习的“平台期”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举个例子,小黄同学成绩一般,但今天晚上突然奋发图强,认真学习了2个小时,认为明天就有收获了。

而现实往往是,一点效果也没有。

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积累,不断重复的过程。

而知识吸收的过程,是阶梯式的。

在台阶上,平的阶段称为“平台期”。在这个时期,随着知识的积累,成绩可能并不会有明显的上升,这其实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量变终究会引起质变。当积累的知识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学生会突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就好像“开窍了”。

这就是在经过了持续的积累后,从下一节的台阶,上升到了上一节的台阶。这个“质变”的瞬间,称为:“顿悟期”。

如果你正在努力,但成绩并没有上升,感觉有点失望,请不要放弃。因为此刻的你正在经历这样一个“平台期”。

请相信,随着你的努力,会迎来“顿悟期”。此时你的成绩,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但如果在途中偷懒或放弃了,则会导致“平台期”会越来越长。

随着学习兴趣的降低,平台期延长,将导致学习兴趣更加低迷,最终导致停滞不前。

考试状态

除了以上的“平台期”之外,考试状态也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甚至超常发挥。

而考试状态有以下几个决定因素:

想要有优秀的考试状态,首先要有充分的信心。而自信心则来自于有没有认真复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

除此之外,要缓解考试时的焦虑情绪。要将平时课堂的小练习当作大型的考试,来锻炼自己的迎考心态。

在大型的考试中,如果能做到心态放松,对最后的考试结果会有积极的意义。

是否真正掌握知识

考试作为检验学生知识水平的一种方式,对于没有考好的学生,其实更应该想一想,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知识。

平时的练习都会做,说明知识点掌握得不错,但为什么一到考试就“原形毕露”了呢?

请注意你是不是在“假认真”?

所谓“假认真”,指的是并没有理解平时的练习题,但感觉自己好像都明白了。

这里举两个例子:

例1:老师上课讲了一道题,小黄同学把老师的板书端端正正地“抄写”了下来。他觉得“抄写”完就万事大吉了,自己也订正好了,已经懂了。

例2:老师上课讲评试卷,小黄同学只听做错的题,不听做对的题目,空出来的时间一门心思做回家作业,感觉自己很认真。

以上的两种情况,所花费的时间是“无效时间”。

抄写老师的板书,本质上是光想着“抄”,却不想着“思考”;课堂上不听课却做作业,本质上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作业。

那么,在老师讲解题目时,如何正确听课呢?

正确的做法是,听懂老师讲解的思路,再将板书中的“关键点”(自己认为有一些难以理解的)记录下来即可。等课后的时间,再将题目的完整过程自己补充完善。

记录关键点的过程,便是跟着老师的节奏思考的过程。

而老师讲题的时候,如果这道题做对了,同样也建议听一下思路。做对了,不代表思路清晰,可能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到了下次考试,同样类型的题,换了一种说法,很可能就做错了。

所以,做对题,不代表会做题。不要给自己一种“认真”的错觉,不要机械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只有脚踏实地的坚持,才会有收获。

我是阿黄,希望本篇文章的建议能对你有一些帮助。如果喜欢,不妨关注一下,听我讲讲故事。(全文原创,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