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备考文章索引:
01.2022执考篇01|备案、实习证明是什么?02. 2022执考篇02|谈中专、专长及师承代办问题
03.2022执考篇03|2022年医师资格报考条件列举及解读
04.2022执考篇04|民间中医怎么考老专长、师承和新专长
05.2022执考篇05|代表考生给医考中心的一些建议
06.2022执考篇06|如何使用视频加速器高效的复习
07.2022执考篇07|最新版百度网盘使用教程
08.2022执考篇08|视觉障碍考友如何考执业医
09. 2022执考篇09|22中医执考报名前重要提醒
10.2022执考篇10|从中医执考大纲变化历史谈考试趋势
11.2022执考篇11|2022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
12.2022执考篇12|2022执考公告后咨询问题的统一解答
13.2022执考篇13|2022中医执考复习计划规划建议
14.2022执考篇14|2022中西医执考复习计划规划建议
15.2022执考篇15|22中医/中西医官方指导用书变化详细列举
16.2022执考篇16|2022中医执考复习大提点
17.2022执考篇17|2022中西医执考复习大提点
18.2022执考篇18|献给2022考友:往届考友的执考备考历程
19.2022执考篇19|2022执考报名步骤详细说明
20.2022执考篇20|2022执考报名相关问题的补充说明
21.2022执考篇21|2022执考报名网上/线下审核需提交材料的详细说明
22. 2022执考篇22|2022执考报名审核再提醒
23.2022执考篇23|2022执考各地报名审核方式大盘点
24.2022执考篇24|年后,执考复习该如何继续进行
25.2022执考篇25|如何知道自己审核通过
26.2022执考篇26|中医/中西医综合考试中医基础5门科目分析
27.2022执考篇27|中医综合考试中医临床5门科目分析
28.2022执考篇28|中西医综合考试中西医临床5门科目分析
29.2022执考篇29|中医/中西医综合考试西医5门科目分析
30.2022执考篇30|中西医执业/助理综合考试内科学病证法方速记
31.2022执考篇31|中西医执业/助理综合考试外妇儿病证法方速记
32.2022执考篇32|中医执业综合考试内外妇儿病证法方速记
33.2022执考篇33|执业医审核后如何找回复习状态,兼谈复习方法
34.2022执考篇34|中医助理综合考试内外妇儿病证法方速记
35.2022执考篇35|中医执业/助理综合考试内外妇儿病证法方趣记
36.2022执考篇36|疫情对我们执考有什么影响
37.2022执考篇37|中药方剂思维导图速学模式
38. 2022执考篇38|疫情复杂,当前复习的一些建议
39.2022执考篇39|2022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卡片详细介绍
40.2022执考篇40|关于2022中医技能考试信息化与试题分期投放试点消息的解读
41. 2022执考篇41|22执考篇文章阶段性回顾(前40篇汇总整理及解释)
42.2022执考篇42|21年中医执业140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3.2022执考篇43|21年中医助理240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4.2022执考篇44|21年中医执业340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5.2022执考篇45|21年中医助理440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6.2022执考篇46|21年中西医执业150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7.2022执考篇47|21年中西医助理250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8.2022执考篇48|21年中医类别综合考试考情对比汇总
49.2022执考篇49|中医执考西医重点摘要汇总
50.2022执考篇50|怎么做好笔试第一轮复习的收尾
51.2022执考篇51|2022中医执考实践技能备考建议
52.2022执考篇52|2022中西医执考实践技能备考建议
53.2022执考篇53|2022技能复习前的笔试模拟卷分值评估
54.2022执考篇54|中医执业实践技能打卡学习计划
55.2022执考篇55|中医助理实践技能打卡学习计划
56. 2022执考篇56|中西医实践技能打卡学习计划
57.2022执考篇57|谈中医/中西医技能资料的使用和复习的思路
58.2022执考篇58|谈技能第一站用药组方技巧思路
59.2022执考篇59|中医技能第一站答题详细说明
60.2022执考篇60|中西医技能第一站答题详细说明
61.2022执考篇61|中医/中西医技能第二站答题详细说明
62.2022执考篇62|中医/中西医技能第三站答题详细说明
63.2022执考篇63|中医技能第一站辨病秒杀词速记
64.2022执考篇64|中西医技能第一站辨病秒杀词速记
65.2022执考篇65|4月底技能阶段性复习的建议汇总
66.2022执考篇66|中医技能第一站异病同治选方整理
67.2022执考篇67|中医技能康康笔记补充修正
68.2022执考篇68|中医技能三站如何高效率复习附体格检查速记导图
69.2022执考篇69|中医执业实践技能第和笔试不同处列举
70.2022执考篇70|中医技能群内常见问题的解释
71.2022执考篇71|中医/中西医技能第二站打卡学习计划
72.2022执考篇72|中医/中西医第二站考腧穴主治吗?需要背吗?
73.2022执考篇73|从考官角度谈技能考试经验
74.2022执考篇74|中医群内技能第一站两题测试详细分析说明
75.2022执考篇75|中西医群内技能第一站两题测试详细分析说明
76.2022执考篇76|中医技能第一站易错易混淆知识点分析
77.2022执考篇77|中医/中西医技能第三站打卡学习计划
78.2022执考篇78|中医/中西医技能第三站体格检查高频考点
79.2022执考篇79|不要有弃考的念头
(上下滑动可查看2022执考篇所有文章,从51篇开始为技能相关文章)
今年面临着机考试点和分期试点改革的大环境,分析文章可以看篇40:2022执考篇40|关于2022中医技能考试信息化与试题分期投放试点消息的解读。
对于这个机考和分期投放试点,我还要做几点补充:2022年全国信息化试点建设单位有42家:河北2、河南2、湖南3、广东4(全部在试点)、广西1、重庆1、四川3、贵州4、云南2、西藏3、内蒙古3、陕西3、甘肃4、山东1、山西1、福建1、安徽1、上海1、浙江1、天津1。
信息化试点,主要是针对泄题的情况,就是每天投放题目不同。机考并不是打字答题,是电脑随机出现题目,然后考生还是纸笔做答,答题后电子扫描,改卷老师考试电子阅卷。
我们中医类别技能考试所有的人都在基地,现在是上面全国42个基地被设置成机考和分期投放试点,已知湖南是,湖南中医药大学、衡阳市中医医院和怀化市中医医院。广东全部4个基地全部是试点,这就是全省试点。
区别与一般地区,就是,试点地区,没办法整理真题这个好处,其他的没有什么不一样。一个省一半3-6个基地考点,现在上面的有的基地被设置成试点,算是比较多了,所以今年整理真题很困难。试点怎么整理真题呀,整理也没有意义呀,每天不一样。不是试点的可以整理,但是你想想,有差不多一半的人在试点考了,试点考的不能整理进来,那整理的力量就小了,而且试点出来的题目,打乱了不是试点地区考试题目的整理,到时候场面相当混乱。
机考和分期投放试题试点,对今天说的主题:中医/中西医技能第一站怎么看试卷题号诊断疾病,有影响吗?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怎么分期投放,投放的题目还会不会遵循这个规律,所以,以下说的规律,还不能确定是否对试点地区也适用,因为谁都没看过考过,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以下规律对一般地区是适用的。
中医而言:按照2021年及以往几年的考试形式,一般地区,是抽题(或抽签决定题号),考场准备60套(号)题,每套题是两个病案分析,一个病案是中医内科病案,另一个病案是中医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疾病从未考过)中的一个。要求考生根据病案资料(病案的人是照书得病,不会超出书上第一站里面的病证表现),按照答题卡的要求,以笔答形式完成中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中医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中医病证鉴别(助理不要求)中医治法、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剂量以及煎服方法的书写。第一站所占分值是40分,每题20分,两题时间一共是50分钟答题时间。
中西医而言:也是设置60号题,每号题设置了两个病案分析,一个病案是中西医结合内科病案,另一个病案是中西医结合外科、妇产科、儿科中的任意一个(截止到手足口病,后面的中医疾病第一站不考)。要求考生根据病案资料(病案的人是照书得病,不会超出笔记第一站里面的病证表现),按照答题卡的要求,以笔答形式完成中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西医诊断,西医诊断依据,中医治法,方剂名称,药物组成,西医治疗措施的书写。分值和时间和中医的一样。
中医的规律:自16年改革以来,这5年的实践技能第一站都是:第一站考试形式为第一题为内科题、第二题为外妇儿题。
第一题内科,每个疾病都有,按顺序来的,这就是我说为什么可以根据题号来推测病名的原因,比如最后一个内科病腰痛,60号题是最后的,假如不知道是腰痛还是腹痛,根据这个题号,可以做最简单的推断。鉴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可以辅助验证病名是否正确。这里说的第一站其实每个病都差不多2个证型,雨露均沾,感冒和咳嗽实在是太简单了,2020年、2021年就各考了一个证型。平均大概是2个,刚好34个(中医助理31)内科病出60号(个)题。
第二题外妇儿的顺序,这几年有些变化:
2017年,按照外科-妇科-儿科的病来,其中外科1-15、46-50,妇科16-30、51-55,儿科31-45、56-60。而在大纲要求掌握中,外科6个病,妇科9个病,儿科5个病。
2018年,第二题的规律稍有变化,其中1-15号题是外科,16-30是妇科病,31-45是儿科病,然后再46-50外、51-55妇、56-60儿。
2019年,第二题顺序是1-15号题是外科,16-30是妇科病,31-45是儿科病,然后46-60,15号题中外8妇3儿4。
2020年,第二题是1-20妇科,21-40外科,41-60儿科。
2021年,第二题是1-20外科,21-40妇科,41-60儿科。
相对来说,第二小题的的看题号诊断疾病技巧,主要是题号区间区别外、妇、儿题有很好的作用,具体相似的疾病本身不多,也不容易混淆,所以下文主要是讲第一站的看题号诊断疾病技巧。
比如第9个病“不寐”,大概在题号9x2=18前后,不会相差太多。如
2019年中医执业和中医助理的“不寐”均在14、15号卷;
2020年中医执业和中医助理的“不寐”均在16、17号卷;
2021年中医执业和中医助理的“不寐”均在10、11号卷。
为什么题号偏9x2=18的前,是前面的疾病证型少,加上大家前面都复习很好,所以前面的病没有平均到2个,比如21年的肺系疾病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痨、肺胀都只考了一个证型,导致题号偏前。但是34个病最少都考了一个证型。所以这个平均的规律大致还在。
再比如:比如第26个病“郁证”,大概题号26x2=52前后,不会相差太多。如
2019年中医执业的“郁证”在44、45号卷,2019年中医助理的“郁证”在45、46号卷;
2020年中医执业的“郁证”在48、49号卷,2020年中医助理的“郁证”在47、48号卷;
2021年中医执业的“郁证”在42号卷,2021年中医助理的“郁证”在43号卷。
【注】题号卷看资料包近5年技能真题整理包中,自己对照看。
中西医疾病是以西医疾病为主体,但仍然有这个规律,如中西医第7个疾病“肺结核”,2020年中西医执业在13号卷,2021年中西医执业在10号卷。中西医的考友可以对照这两年的真题做分析。这里不再另外举例。
知道以上规律,我们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①患者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②患者虚烦少寐,惊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假如看到题号45:②
患者虚烦少寐,惊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不能确定是不寐还是郁证,看到题号45,确定不是我们书上第9个病“不寐”,更趋近于书上第26个病“郁证”,所以是“郁证”,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做题技巧。
当真的碰到这两个题的时候,不寐在书上比较靠前,郁证在书上比较靠后。特别是助理没有鉴别的时候,这个方法就很好用了。相近的疾病不好判断,假如说刚好,相近的临床表现,但疾病书上相差远的时候,这个就很有用了。
还有一个很有用的技巧,是中医执业可以用的。这个技巧,即使是机考和分期投放试题的试点,仍然可以用。
还是拿①患者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这个来举例子,这个疾病和一时性不寐或者生理性少寐鉴别。我们书上和一时性不寐或者生理性少寐鉴别的只有“不寐”,所以可以立即诊断为“不寐”。
19年中医执业,不寐与一过性失眠鉴别
20年中医执业,不寐与一过性失眠鉴别
21年中医执业,不寐与一过性失眠鉴别
②患者虚烦少寐,惊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而拿来和虚火喉痹、噎膈或者癫证鉴别的只有郁证的梅核气,所以这里只能是“郁证”。
19年中医执业,郁证与癫证、虚火喉痹鉴别
20年中医执业,郁证与噎膈、癫证鉴别
21年中医执业,郁证与癫证鉴别
1.2022备考重要文章索引:返回文章开头查看
2.2022备考技能文章必看:55-77,返回文章开头滑动查看
点分享
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