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简单赋分对差生有利吗(赋分对二百多分的学生有利吗)

试卷简单赋分对差生有利吗(赋分对二百多分的学生有利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02 10:59:37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我们的高考为什么要采用赋分制呢?直接原来的3 2或者3 3综合不是更直接,更公平吗?

现在搞出来一个4选2,既增加不确定性,又给计分带来很多意外的因素,让人不解。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赋分制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差生保驾护航:

在采用新高考I卷的11个省份里,大多数省份的大专、艺术类特长生,最低分在150~220分之间,如果采用原始分,这对于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是个挑战,但是赋分制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避免了超低分上大专的这个尴尬。

对于倒数1%的考生,即使交白卷,4选2也能最低赋分80分,其他4门总分550分,闭着眼睛也能蒙80分吧。关键是还有语文作文,随便写几句也能得30分,也就是说赋分就是保送考生上大专,而且还很体面。

这正是现在高考为什么录取率高的原因,实际本科录取率全国平均最多就50%,但是高考总录取率近90%,那么其中有40%都属于大专,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上普高的原因,万一运气好还能上个三本呢。

二、平衡不同区域间的高考总分差异;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全国高考,一共有6份试卷,除了新高考1、2卷外,还有全国甲卷,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的自主招生卷。

在试卷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来平衡不同区域的考生在考上同一所大学时,他们的录取分数不至于差距过大。

这时候赋分制的作用得以体现了,除了语数外,物理历史外,其他4选2科目采用赋分,不管试卷难易程度如何,只要在各自省区内的排名大致相当,赋分后的成绩就差不多的。

比方说,以前的原始分河南的考生可能690分才能上清北,但江西或者安徽的考生可能670分就能上清北了,甚至分差更大。

就像今年的宁夏,637分就能排名16位,意味着也能上清北,这中间相差50多分,如果都采用新高考卷的赋分制度,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了。

三、平衡同一区域内不同选科学生的分数差;

比方说江苏的考生A和考生B,A考生选修化学 生物,分别是98,95分,都进入全省前1%。

而考生B是化学 地理,95,90分,也进入全省前1%,这样他们的4选2原始分是193和185,相差8分,但是赋分后的两人总分均为200分。

在公共科目分数相同的前提下,他们的总分将由原来的相差8分,变成最后总分相同。因为选考科目不能完全相同,所以直接进行比较是不科学的,只能转化成同类分才能进行比较,这就是赋分制的优势。

有的人会疑惑,为什么不直接固定物化生、政史地呢?这样不是更直接吗?这确实很直接,但是现在国家需要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他们擅长的科目学习。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把文理科直接绑死,如果有的学生不喜欢化学、他就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物生地。

如果不喜欢生物,他就可以选择物化地,增加了学生的选科灵活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是赋分制的实施,也不是完全没有缺陷,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于顶部考生而言,不管选考哪个科目,不管试卷难易程度如何,前1%的考生都能赋分100,

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语数外、物理、历史四门有一门偏科,加上2门赋分科目后的总分将比较吃亏。

再举个例子:

如果A考生3 1总分是450分,

选考2门分别是90,85且都在1%以内,

原始分总成绩是625分,

赋分总成绩是650分,

而B考生的3 1总分是445分,

选考2门分别是93,88也在1%以内,
则B考生的原始分总分是626分,
赋分后的总分则是645分,
考生B在原始分多1分的情况下,
赋分后反而比考生A少了5分,

显然赋分制对考生B不够友好,虽然这是极端情况,但是有存在的一定概率。

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总分,又不改变同区域内的原始分排名呢?

至少在选考科目相同的情况下,不改变原始分排名,看来赋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为低分考生遮羞的同时,还要避免各种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可能。

当然,任何一次改革都是在实践中成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完善需要时间。

由此可见,语数外是学霸们的致胜法宝,
必须死磕语数外才是王道。

你说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