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电子支付方式的普及,使用人民币交易的机会越来越少,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元、角、分”的认识和使用更是挑战。孩子们在经历了课堂学习之后,怎样才能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呢?为了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践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育人方式,一年级数学组开展了“‘钱’思妙想‘币’须精彩”为主题的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玩,玩中学”,让双减工作真正落地。
项目概述
想把知识内化,动手实践是必经之路,为此,我们设计开展了以“’钱’思妙想 我知道”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玩,玩中学”,让双减工作不仅走“新”,更走“心”。
本次项目化学习的目的,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各种人民币面值的认识,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最常用的主要单位,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自觉爱护人民币,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
1.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及大小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积极投入调查及购物活动,会等价兑换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购物,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清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够反思并述说购物的过程。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现实生活感受人民币知识学习的必要性,感受货币文化,自觉爱护人民币,养成爱惜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项目设计
1.本质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人民币和使用人民币
2.驱动性问题
小朋友,我们平时买卖东西时,都会用到“钱”,你对“钱”有哪些认识呢?
子问题一:你知道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子问题二:你知道一个物品的价格大约是多少吗?
子问题三:你能制作一份家庭购物清单吗?
项目实施
实践一 货币知多少
同学们结合课上所学知识,通过上网调查,和小伙伴交流或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探索货币及人民币的历史、种类、图案等背后的秘密,并将收集到的素材整理成精美的手抄报或生动的汇报视频。
实践二 小小调查员
同学们深入到各大商场和文具店、超市等,化身小小调查员,用调查单进行即时记录,认识生活中商品标价的意义。
实践三 购物小达人
同学们通过亲自购物的活动,实践学习如何看价格、算钱、付钱、找零等。对比购物计划和购物小票,交流在实际购物中遇到的问题,说说自己时如何解决的。
通过本次项目化学习活动,让数学渗透到生活中,为孩子们打开了五彩缤纷的学习大门,让学生感受到有温度的数学,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人民币知识,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人民币换算。相信孩子们能以本次项目化学习为契机,主动探索更多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在未来的学习中,项目式化学习,也将会伴随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编辑:张静、王佩青
审核:张爱霞、胡晓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