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自治区招生考试院邀请新闻媒体记者代表参观广西高考评卷点,评卷点严格规范的防疫措施,安全科学的无纸化阅卷工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天上午,记者在2020年广西普通高考评卷点看到,评卷大楼四周被警戒线包围,并有专人值守。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测温合格后,才能进入评卷大楼,评卷区域外设置了物品存放处,评卷教师和所有工作人员一律不准携带手机、相机、U盘和MP3以及手袋等与评卷无关的物品进入评卷区。存放物品后,还有工作人员使用金属探测仪对评卷教师逐一进行检查,并经过一道安检门,确认未携带无关物品后,才能进入评卷大楼。
在评卷点的视频监控室,数十个视频显示器正实时播放着评卷点内外的监控图像,视频监控实现了无死角全覆盖,关键岗位还实行一岗多控,可以说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中。
由于广西全部实行计算机网上阅卷,扫描答题卡是评卷工作的首要任务,今年广西高考统考考生37.9万人,答题卡共152万张,比去年增加8万余张,扫描任务更为艰巨。
评卷点使用了12台大型高速扫描阅读机,从7月7日下午开始,经过46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连续奋战,至7月11日已顺利完成了所有答题卡的扫描工作。
当天,工作人员向参观人员演示了试卷扫描过程,记者在现场看到,扫描机扫描速度非常快,仅仅十几秒钟的时间,数十份答题卡就以图像方式原原本本地扫描到了主数据库。每台扫描机每小时扫描数能达到3000张左右。广西招生考试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处副处长李万春介绍:“扫描进去以后对非选择题,我们会进行切割,评卷老师他只能看到对应题组的内容,看不到其他题的内容,也看不到任何有关考生的信息。”
进入网上评卷现场,记者看到评卷教师正端坐在电脑前紧张地工作着,整个网上评卷过程,评卷教师见不到、也接触不到一张纸质答卷,他们只能看到扫描形成的高清晰、没有任何多余标识的考生答卷页面图像。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所有评卷老师需全程佩戴口罩,评卷点还在每位评卷老师的工作台之间的竖立了隔板。
今年广西招生考试院选聘了3000余名评卷教师及评卷工作人员,评卷教师均是具有多年教育经验和高度责任感的高校或高中教师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各学科领域里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评卷点对评卷教师进行了严格的岗前培训,并组织评卷教师进行评卷模拟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在评卷过程中,评卷教师还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定期接受评卷质量监控组的抽查。
为尽可能减少评卷误差,广西一直以来坚持对多个学科分值较高的主观性试题实行“双评”制度。语文学科组长吴大顺说:“双评制就是两个评卷老师同时评一份试卷,如果双评超过了一定的这个分数,我们就采取第三评。最后还有一个仲裁,通过这一套完整的制度和工作的机制,让作文还有一些问答题把它限定在非常客观的非常公正的一个范围之内。”
针对考生担心的一些理科题目不同解法对分数是否有影响的问题,广西高考评卷数学学科组长黄敢基解释:“结合数学学科解法比较多的特点,我们充分的阅读考生的试卷,来整理收集各种各样的解法,然后把每一个解法跟国家标准统一起来,做到每个关键的得分点能够保持一致,做到不同的解法评分也是统一标准的,比如文科数学的19题立体几何,总的题目有10种解法,所以我们试评工作要做到认真设计,把每个解法每个点的得分怎么打分,跟国家标准要统一。现在按照我们的统计,误差率都控制在1%以下。”
据悉,目前广西高考评卷工作平稳有序,预计7月20日左右完成评卷工作,7月23日对考生开放高考成绩查询通道,并公布今年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记者:李蔚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