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而言,听课、刷题似乎是构成整个学习生涯的“两大山脉”。即使只是刚上小学,也会有不少的作业、试卷,让人应接不暇,而等到升入高中之后,刷题更是成为家常便饭。但是对于刷题这件事,却有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刷题是提高成绩最有效的方式,一种论点则认为,盲目大量刷题反而会适得其反,对于学习没有多少效果。
已经被清华保送研究生的木清城则认为,刷题并非无用,关键在于方式。很多同学认为刷题效果不大,这样的低效率学习其实因为本身学习方式上存在的误区,而以上这3点尤为常见。
误区一:求多不求质常常可以看到,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在总结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时,常以做过的题量为结果,而不是以真正解决的知识点难题为数量单位。将刷题的目标,定为做过多少本资料或者试卷,除了增大学习压力之外,其实真正能起到查漏补缺的题目,其实少之又少。
在木清城的学习过程中,向来是有针对性的选择复习资料或是试卷题目,不会盲目的只求做题数量,而是有筛选性的做题,反而能够更加高效。
对于绝大数的学生来说,都有自己的弱势科目,也都存在无法解决的难题。有人认为难题不需要做,同样也有观点认为,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难题需要全都做,所以会花上大量的时间,来解决难题,反而导致自己的复习时间,有些捉襟见肘。
木清城认为,难题需要做,但是并不是一下子全都做。有些难题是因为思路不够开阔或是因为遗忘了某个知识点,那么这类题目需要多做,有助于夯实基础、总结经验,但是有些难度过高的题目,可以暂时放下,有选择性的学习,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在木清城高三的最后复习阶段,最常看的资料就是自己整理的错题。在他看来,整理的错题能够反映出自己存在的知识短板、当下的思考逻辑以及做题习惯,所以常看常新,反而能够避免反复出现问题。
虽然每个学生都整理错题,但是在木清城看来,做题不分析原因、不总结归纳,其实错题的价值完全没有体现。有的同学认为,刷题是只刷新题目,其实不然,多“刷”一些就题目,反而有更高的学习效率。
避开以上这3个学习误区,学会真正高效率的“刷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成绩,实现自己的高考目标。
精彩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