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的吐槽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来,他家孩子的《素质报告册》上的评语竟然是批量打印直接贴上去的,这让家长怒不可遏,直呼老师做事太敷衍!
此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在网络上掀起了狂风巨浪。众多网友纷纷加入讨论,纷纷表示现在部分老师的评语实在是缺乏诚意。有的虽然是手写,但内容千篇一律,每个学期都大同小异,毫无新意,让人感觉味同嚼蜡。
评语,本应是老师对学生一学期表现的全面而细致的评价,是对学生进步的肯定,对不足的指正,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可如今,很多评语变成了空话套话,既没有真情实感,又缺乏针对性,家长和学生拿到报告册都懒得看上一眼,因为不用看都能猜到写的是什么。
在这个事件的持续发酵中,有一位老师在评论区倒起了苦水。他表示,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班主任要管理班级,要搞好教学,学期末还有各种检查、评比,忙得不可开交,实在没有时间为每个学生都精心撰写一篇像小作文一样的评语。
但这真的能成为评语敷衍了事的借口吗?难道就没有老师能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用心为学生写好评语吗?比如,有的老师字迹工整,用心引用名言讲道理,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还有的老师别出心裁,用文言文给学生客观评价,让人印象深刻。
一份好的评语,是老师与家长、学生沟通的心灵桥梁,是对孩子努力的认可和鼓励,是对孩子成长的悉心引导和殷切期望。难道因为工作忙碌,因为学生众多,老师就可以放弃这份责任吗?
这不禁让人怀疑,是老师们真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还是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的热情不够?教育不应只是完成任务,更应是用心育人。老师的评语,不仅仅是几个字、几句话,更是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和呵护。
对于老师评语批量打印、敷衍空洞的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家长的愤怒是对教育质量的呼唤,也是对老师责任感的期待。希望老师们能重新审视评语的重要性,用真心和智慧为学生送上一份份珍贵的成长礼物。
对此,您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