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孩子的《素质报告册》评语敷衍,称老师直接批量打印评语贴上去,缺乏针对性和情感,全是空话套话。该视频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不少网友表示,现在一些老师的评语虽然手写,但每学期内容雷同,毫无新意,评语成了形式化的空话,既没有真情实感,也没有具体点评。家长和学生对这些评语失去了兴趣,因为不看也知道大概写了什么。
表现的重要依据。如果评语都搞批量打印,家长自然不满意。
视频评论区一位老师留言解释,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如果每个评语都写得详细,工作量实在太大。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还要搞好学科教学,学期结束时还要应对各种检查和评比,每天忙得团团转,实在抽不出时间写那么多详细的评语。
图:家长吐槽老师评语是批量打印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老师用心写评语,字迹工整,引用名言讲道理,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鼓励学生勇敢去做。这些评语虽然字数不多,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家长和学生看了之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图:网友评论
一份好的评语,是老师与家长、学生沟通的桥梁,是对孩子点滴进步的肯定和鼓励,是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无论是打印还是手写,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和主观评价。一套模板用全班的空话评语毫无意义,也伤了学生和家长的心,让家长质疑老师的工作态度。
图:老师手写的评语
虽然老师们的工作压力确实很大,但评语是家长了解孩子表现的重要窗口。或许可以通过更高效的方式,如模板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内容,既减轻老师负担,又让评语更有意义。毕竟,教育需要心与心的交流和真情的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