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的生活既忙碌又枯燥,同时充满各种挑战和喜悦,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数学学习,你需要应付一道又一道数学题,解不完的题目;
数学学习,你需要记住大量的知识概念、公式、定理等;
数学学习,你需要面对一道道“难解”的难题;
数学学习,你需要面对一次次考试失败的打击;
数学学习,你需要面对枯燥无聊的计算和思考。
等等这些都是很多学子每天必须经历的数学学习生活,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点,虽然数学学习很忙碌很刻苦,但成绩总是提高很慢。其实这并不是代表你的能力不够强,更不是说你学不好数学,而是你的学习方法方式出了问题。
直白的讲,我们努力学好数学,为的就是考出一个好成绩。然而考出好成绩,仅仅依靠刻苦努力还不够,还需要你讲究方法和策略。
说到方法和策略,很多人第一时间先想到的是解题方法。其实,我们要想考出一个好的数学成绩,除了掌握好基础知识内容和方法技巧,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更需要提高考试技巧,提高驾驭考试的能力。
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只重视解题方法的积累,却忽视考试技巧的学习和积累。要想考出一个好成绩,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
如何才能提高考试技巧呢?
一是要学会熟悉考试范围、题型,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面对考试,首先你一定要弄清楚考什么?怎么考?考试时间多长等,就像单元卷、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考试范围等肯定都不一样,难度自然也有区别。不仅仅是数学考试,其他科目的考试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开考之前,你除了做好复习工作,对考试这些相关内容一定要了解透彻,做到心里有底,这样你才能够在考试中合理分配考试时间,避免浪费大量的时间。
拿杭州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为例,满分为120分,时间是100分钟,其中选择题是10道,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6道,每题是4分,共24分;解答题一共66分。考生在参加中考之前,必须要了解这些考试相关内容,这样进入考场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如通常情况下,解决选择题和填空题时间不能超过40分钟,优秀的考生可以控制在30分钟之内,这样你才能有足够时间解决后面的大题和检查等等。
二是正确率比解题速度更加重要
我们经常强调,如果能把试卷上写出来的题目都做对,分数都不会低。换句话说,尽量把能做题目的分数都拿到手。
因此,在考试期间,考生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确保会做的题目一定能拿到分数,部分会做或不太会做的题目尽量多拿分,对于那些不可能做出的题目,尽量少投入时间甚至压根就不要去想。
对于成绩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要把选择题和填空题当中前面几道能做的一定要做对,对于后面的大题,能写几问就写几问,实在不行就果断放弃,把时间多花在基础题上面。
对于成绩处于中等的学生来说,要把选择题和填空题绝大部分或全部的分数拿到手,对于最后一道选择或填空题,尽量多去试试。对于解答题的前面几题,成绩处于中等的学生,只要认真仔细,拿到相应分数也不难,难就难在后面两道大题,能做几问就做几问。
对于成绩处于上游的学生来说,一定要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全部客观题的分数。同时,更要保证前面几道解答题的正确率,集中精力把剩下的时间留给最后两道大题,尽量多拿分。
在考试过程中,切勿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正确率。写的再多,都是错,有何意义呢?每位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能做的题目分数拿到手,部分会做或不会做的题目,能拿多少是多少。
三是灵活应用解题方法,遇题“拆”题
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要掌握好解题方法,用好解题方法,但在考试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
如同样一道题目,可以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以解答题形式出现。此时,我们就要灵活应用解题方法,这是因为选择题和填空题跟解答题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不需要写出解答推理过程,只需把答案做出来即可。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解选择题和填空题时候,可以应用任何方法,只要能求出正确答案。
一些不讲究考试技巧的考生,都会习惯性把选择题和填空题当解答题来做,虽然把题目做对,却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如解一些选择题,我们可以直接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条件和选项,代入一些特殊值排除选项,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等。做选择题和填空题常用的便捷方法有:排除法、数形结合、画图观察、代入验证等方法。
面对数学学习,我们不仅要提高整体的数学素质和能力,更要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掌握好一定的考试技巧和考试方法,熟悉考试特点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