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立体图形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只是简单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相对比较简单,要求不高,但也很重要,是孩子学习图形和几何内容的开始,是孩子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课标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而考试却要在试卷上答题,从实物模型到图形,有区别,有飞跃。我们来看下这单元的试卷:
相对其它单元,这单元错误率不是那么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一、连一连,主要考查孩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失分较少。
二、选一选,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认识,在长方体的下面画“√”那题,有的孩子图3没选,把长方体竖起来,孩子就认为不是长文体,说明对图形的本质还没有真正理解。在圆柱的下面画“√”那题,较多孩子选到图1去,平时上课用的模型和实物没有这种形状,没有强调圆柱上面和下面的圆要一样大,只是观察实物,孩子容易混淆。
在能站稳的图形下面画“√”,这种描述孩子不是很理解,有一部分孩子乱选,这里最好要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让孩子明白站得稳就是不会倒下来的意思。
三、数一数,填一填,题1中有的图形只露出一部分,长方体变好大,有的孩子会数错一两个,大部分孩子还是能区分图形并数清楚的。
题2除了会认识图形外,还考核孩子对左右的区分,文字较多,题目较多,容易漏题。
题3是数正方体的个数,最后一个图形数时有点难,有一块看不见,这就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一共是4个正方体。
题4问的是哪两堆积木可以拼成图形的形状,给出了6组图形,很多孩子看不懂题目的意思,也很难在头脑中把两堆积木拼在一起,加上图形数量较多,无从选择,有的孩子漏连了,只连一组。
四、接着摆什么?圈出正确答案。一方面考核孩子对图形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渗透规律的认识,先让孩子仔细观察,然后思考摆什么,并把思考的过程表达出来,最后把要摆的东西圈起来。
五、遮住一部分,让孩子猜被遮住的物体是什么形状,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点难度,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总之,一年级认识图形考试孩子都考得不错,孩子真正掌握了吗?我怀疑,通过实物和模型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相对比较简单,但要通过试卷来考,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为难了,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真正要看的是孩子有没有真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