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高考试卷看出题思路(高考题2024试卷)

从2024高考试卷看出题思路(高考题2024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30 13:06:12

又临高考季,提分正当时。

在春暖花开季节里,《2024高考作文大猜想》如约而至。今年已经是梁挺福·《高考作文大猜想》陪伴家长和考生“作文押题”的第15个年头,带着掌握命题规律,深谙写作秘诀,陪伴家长和考生走进高考作文提分增效快车道,《2024高考作文大猜想》展现了一如既往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梁老师守正创新、弘扬真诚服务于考生的不变初心。

时光荏苒,花开花落,十五载年华已悄然逝去。在这十五年里,有人哭过,有人笑过。在这十五年里,有过繁华,也有过惆怅。而梁挺福·《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在坚持不懈帮助一届又一届考生在高考关键时刻提高5~20分助力他们考上了心仪院校和满意专业,帮助他们实现了人生梦想。然而,笔耕不辍的小梁也被熬成了中年油腻大叔。

2024 最难高考季

考生们如果能够在高考的第一科语文考试作文写作中就拔得头筹取得开门红,那么他们在心理上往往就产生决胜千里的积极暗示作用,后面的考试科目自然会很顺利完成,当然了也会有一个较为满意的高考结果。因此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据了40%的分数值(上海卷比重更高,近46.7%),比重最大的一道题,被誉为 “最大分值的高考题,最小用心的备考项” ,哪怕是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努力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其重要性和性价比就不言而喻了。每一年的高考作文,既是一次时代精神的阅兵,又是一场充满人文气息的“春晚”。说其是“阅兵”,在于高考作文题如一面镜子,折射着时代变迁。从改革开放之初追求成功,到今天更加关注历史文化和人的综合素质,作文题随着社会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另一个层面上,高考作文又是一场盛会,每个人都有参与权,在题目中见天地、众生和自我,启示作用大于寻常说教,大于娱乐化的社科书籍,以及爆米花式的人文节目。这样的时髦,每年赶上一赶,对于个人与社会,都有良多裨益。

梁挺福·高考作文大猜想 和 高考作文提分少不了

都说,十年磨一剑。在长达十五年的坚持和努力中,我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每年高考一结束我就得开始着手下年度的 梁挺福·《高考作文大猜想》 积累,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事件,特别是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典型事件,收看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1 1》《新闻周刊》《世界周刊》 等相关电视节目,广泛阅读 《人民日报评论》《学习强国》《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南风窗》《央视新闻》 等相关微信公众号文章,深入挖掘其中的时代性话题以及隐含的人生哲理内涵,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诉诸笔端。在一整年的素材和话题悉心储备中 (好消息!我已把这些素材和话题汇编成《2024高考作文备考热点精读》电子资料) ,在一个月的闭关修炼中,在高考当天惴惴不安为考生祈祷中…… 梁挺福·《高考作文大猜想》 年年不负重托给考生们带来了惊喜和开门红。当然了,我每年也收到了来自于四面八方家长和考生的感谢和祝福,真的痛并快乐着,期待自己2024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4年,是推出 梁挺福·《高考作文大猜想》 系列的第十五个年头!在保持年年都有命中的基础上, 梁挺福·《2023高考作文大猜想》 依然幸运命中绝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作文题!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等……遍地开花!年年命中绝非偶然,更非运气所能眷顾。一切均来源于自己的专注、专心和专业,以及365天360度的全方位研究和积累,唯此方能练就出自己在高考作文方面的“独具慧眼”与“真知灼见”。

梁挺福·2024高考作文大猜想 目录

在回顾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时,我们不难发现七套试卷几乎回避了明显的关系型或任务驱动型命题,而且对命题材料做了一定“瘦身”,没有出现过于冗长的表述。除了北京卷的命题作文外,其他各卷命题材料后的提示语都非常简洁:(1)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全国甲卷 ;(2)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全国乙卷 ;(3)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新课标Ⅰ卷 ;(4)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新课标Ⅱ卷 ;(5)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天津卷 ;(6)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上海卷 。同时,材料内容除了天津卷是“人物故事”外,其余均是议论性语言材料——观点或现象评议,而2022年高考作文材料则是“观点”“人物故事”“时事材料”“古代文化”“图表”等元素的丰富呈现。

特别是,在细心分析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卷四道作文命题后,发现它的“瘦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材料言简意赅。字数都控制在一百字之内,其中最短的全国甲卷仅有31字。二是内容充满哲理。材料外形很像人们熟知的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且蕴含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思考。三是辩证色彩浓厚。重点考查对事理的辩证分析能力,体现出明显的思辨色彩。四是议论型为主体。作文材料全是议论型,加大了审题立意的难度。五是提示语明显减少。注重考查考生自主阅读材料内容、准确把握材料意蕴,进而精准确定立意、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3年高考作文题特别是全国卷,材料短小精悍却内涵丰富,既借鉴了近年来任务驱动型作文聚焦时政热点、多年前老材料作文写作角度多元的优点,又借鉴了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在试题材料中呈现写作关键词的命题形式,从而彰显出极大的融合性,又因试题的写作任务大多立足试题材料给考生所带来的启示,故此类作文可称为“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因其注重所选材料内容的丰富性而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新材料作文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逐步推出并完善的,因此,就必然要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读”“个性化学习”等新的学习理念。为此,命题提供的材料就需要强化含意的多解性,使不同学习风格的考生在材料面前能够发现这种多解性。

由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全国新高考Ⅱ卷和各省 市试卷的命题,可以看出新材料作文题新趋势和显著特点。

(1)试题材料聚焦或暗扣时政热点。如: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与时间”聚焦时政热点“科技与人文”,2023年全国乙卷“灯、花之喻”聚焦时政热点“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2023年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聚焦或暗扣时政热点“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等。

(2)试题材料短小精悍。如: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与时间”试题材料字数为31字,2023年全国乙卷“灯、花之喻”试题材料字数为82字,2023年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试题材料字数为68字。

(3)试题写作角度多元化。如: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与时间”可选择议论性文体来阐述“科技”与“人文”之间的辩证关系,亦可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一篇记叙文,当然也可写一篇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品;2023年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可写成记叙文通过讲述自己、他人、国家、人类的故事来抒发对“故事的力量”的感悟,可写成议论文对“故事的力量”进行阐述,亦可写成散文来抒情。

(4)试题材料包含有关立意的核心词。如: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与时间”立意的核心词是“技术”“时间”“仆人”;2023年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立意的核心词是“好的故事”与“力量”;2023年新课标II卷“青少年的空间”立意的核心词是“放松”“沉淀”“成长”。

(5)有关立意的核心词具有深层含义。如: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与时间”,“仆人”比喻人被时间控制;2023年全国乙卷“灯、花之喻”,“吹灭别人的灯”比喻对他人的打压、制裁、遏制等,“一花”比喻自我,“百花”比喻他人。

(6)有关立意的各核心词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如:2023年全国乙卷“灯、花之喻”有关立意的各核心词“自己”与“别人”、“一花”与“百花”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2023年新课标II卷“青少年的空间”有关立意的各核心词“放松”“沉淀”“成长”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可以预计,2024年的命题将继续落实“新课标”要求,更加凸显价值导引与时代精神;讲究理性思维与生活感悟,注重材料内容、含意的广度与深度,加大思维力度,让不同思维习惯的考生尽量发挥才能;择取熟悉的题材或社会文化热点,引导考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

在“高擎思想大旗,坚定理想信念”导向引领下,不唯今年,今后的高考作文中社会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生的“历史眼光”“世界格局”“责任意识”等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得到强化。因此,备战2024年高考作文,考生应继续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倾听时代脉搏;平时应多关心和思考时事热点、社会焦点,力求临场作文时,能写出富于时代气息且立意高远的文章来。

人们常说:“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高考作文题目材料基本来自生活,需要考生联系生活谈出自己的见解与体验。这就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善于从平常事物、事件中琢磨出不一般的东西来。此外,提升思维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同样至关重要。作文训练要特别注意思辨性思维培养,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并能化大为小,表现创新立意。

此外,通过对于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设置的分析,我们发现时事类的内容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时事评论写作”依然成为与高考密切相关的高频话题,因此,同学们在日常高考作文练习中应逐渐跟着时评学写作,不仅能提高认识水平,开阔视野、眼界,而且有助于同学们有效改善“议论浮于浅表,难以逐层推进”等常见弊病。

当然,高考作文时评的备考不是短时间、单独几次课程能够完成的,需要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时事阅读意识,平时多阅读《人民日报评论》、《学习强国》、《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等媒体报刊和收听看《焦点访谈》、《新闻1 1》、《新闻周刊》等节目内容 【不过,同学们后面只需要好好阅读《2024高考作文备考热点精读》就够了】 ,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和热烈讨论的人物,关注时事评论,积累作文素材,在思考中提高思辨力,在写作中提高逻辑感。

梁挺福·2024高考作文提分少不了

一般来说,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进行预判,要基于两点共识: 一是无论全国卷还是地方卷的作文命题,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性;二是全国卷与地方卷的作文命题,往往会相互借鉴、相互影响。 十多年来,我习惯上每年都会去揣摩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和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看法是,命题涉及内容领域往往有迹可循。怎么循呢? 就是想命题者的心理感受 。每一个命题者在命题时会受到他自己的认知和情绪背景的影响,有些东西会不自觉地环绕在他的脑海里,最终影响他的命题。

预测高考作文命题的题材内容,需要看到两个重点区域: 一是高考年份的特定热点话题,二是具有多年连续性的重要话题。 在复习指向上,前者侧重热点事件的事实,后者侧重有关概念的内涵。果不其然,2023年全国乙卷的“灯、花之喻”聚焦时政热点“一带一路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以及2023年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聚焦或暗扣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等都一一出现在高考命题中。

高考作文命题 与 重大事件关系

对于高考,社会热点永远在语文试卷中印刻时代记忆、承载个人体验的高考作文上。近些年来教育部命题的指导思想是直面现实,并不回避重大时事的话题,而且弱化“反猜题”功能,不怕被押题者猜中。这就决定了出题“紧密联系”会设计得非常巧妙,既要让死记硬背的学生在考场上无法套作、宿构,又要让会学会用的学生有充分发挥才华的空间。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梳理,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三组关键词: 1.全球视野,2.家国情怀,3.自我认知“全球视野” ,是高考作文主题设置的一大突破。命题老师设置这一主题,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的价值观的呼应。在写作中要体现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哲学思想。 “家国情怀” ,并不止于爱我们的家,还包括爱我们的家乡,爱我们的国家,爱她的美景,爱她的历史,爱她的风土人情……在写作中,要将铭刻于心、魂牵梦萦的感性内容表达出来。 “自我认知” ,了解别人不容易,而认识自己更难。因为情感因素会时不时地影响着我们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要借助外物来审视自己,从而认识自己,进而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发挥最大的能量,创造最有意义的人生。在写作中,要将自我成长的感性内容表达出来。

可以肯定的是,这三组关键词将会是今后数年内高考作文的核心考点,考生们可在平时练习中有意加强训练,行文中要能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思维水平展现给阅卷老师,做到文采、情感、思想俱佳,何愁得不到高分!为了让考生们更好更快适应这样的命题要求,我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写作材料, 详情见《2024高考作文备考热点精读》和《2024高考作文提分少不了》

如何用好每一篇“高考作文大猜想”

在2022年高考七套语文试卷里,最受热议的高考作文题当属全国甲卷。以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里关于亭子匾额题名的选段为材料,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

……

……

高考作文大猜想 适用范围

由于篇幅和版权原因,只能公开其中部分内容。想了解完整内容,请关注全网:高考专家梁挺福。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