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08年参加高考,从陕西延安地区一个小县城考入北京一个普通211高校,就是所谓的考一代,我不是特别顶尖和优秀那种,就是很普通,直到后来就业、落户、买房、结婚、生子,这几天看了很多关于人大附中和说北京卷简单的视频和评论,我来通过亲身经历说说,仅供讨论。
上高中那会,每次做北京卷总给人一种“稳了”的感觉,就是增强信心用的,要是这种难度,985稳了,大学随便挑,可惜我们考的是全国卷,考生数量还多,难度还大,考到北京也是运气使然。可是,直到到了大学,我们和北京孩子相比,我们好像只会考试,其他方面总感觉和人家差点啥,人家谈吐、知识积累、思维模式、做事方式方法、新鲜事物学习速度等等,总感觉有点差距,这也不代表全部北京孩子,当然只是我见到和碰到的。
后来就业了,在一家国企单位,因为有户口指标,单位里面好学校高学历比较多,天大、南开、北大、清华的硕士和博士都有,其中有一个北京当地孩子毕业于北京不入流的二本学校,但就是这个北京孩子三年一直拿先进和表彰,勤奋、爱思考、会交流、讲究、聪明、任劳任怨是公司领导和老人对他的评价,工作成果会让领导满意,也和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各种人都相处的很好,大家都很喜欢他,他没有因为自己学历低就会自卑,没有因为学校不好拿出的工作结果就不好,后来人家高薪去了另外一家公司,现在也是公司高管了。相反公司里面一些非北京当地名校出身的硕士,在工作方面真是让人头疼,公司领导每天都在骂,我有时候都觉得简直浪费时间,不会交流、不会干工作,在公司内部也很少有朋友,一起吃饭的就那么几个人,后来也离职了。
19年我和爱人去一趟欧洲玩,随团有北京的、外地的,给我一个明显感觉就是北京的两个孩子,一个人大附、一个首师大附(刚考上)特别稳,不像外地孩子那么闹,人大附那孩子上车就拿平板刷题(高二刷高三的物理),下车就跟着团去玩,导游在讲解过程中还给导游纠正了一些历史问题。
首师大附那个孩子一直和导游聊,聊当地法律、旅游管理、欧洲历史人文,最后还主动当了我们的车长,你能明显感觉这两孩子比同龄各方面都高一个档次,关注点不在一个维度,话说回来,人大附孩子他爸一直在车上给他孩子讲物理题,首师大附父母鼓励孩子和当地博物馆讲解人员用英语交流,虽然磕磕绊绊,孩子也是顺畅交流起来,令我吃惊的是首师大附的孩子懂公司法,且知道和美国公司法的区别,他才初三啊;
后来我们和首师大附孩子家庭一起去找餐厅用餐,首师大附父母也是和我们一起,因为那边是分餐,当时沟通的时候我说咱们那就吃人均一千的,我说的是人民币,人家的标准是欧元;当然,我们和首师大附这家在一起时间长,所以了解的多,家里住海淀(房价11万/平米),一年课外班30多万,包括兴趣班、学科辅导班等等,因为他家孩子在学校门门都满分,所以不得不外面找老师补其他的,每周一节线下英语外教课,周六日去打高尔夫,去大剧院看各种音乐会等等,孩子目标是哈佛,不知道高中还是大学就要去国外,和同龄亲戚家孩子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和我爱人和他们相处后也是感慨颇多,因为没孩子,当时聊教育聊的多,也是为了下一代准备,后来总结一下,不光孩子得出色,家长还得拿的出各种资源。
我爱人她姐孩子现在小学三年级,从幼儿园开始启蒙英语,学牛津树,现在觉得简单要学RAZ,计划四年级要过KET,当然海淀一些牛娃可能早就过了,学校组织一些小的课题竞赛,比如垃圾分类、人工智能、植物栽培、学生体能分析等等,她姐家孩子和小组三个人一起完成了一个关于北京市小学生体能的一篇论文,当然家里人得帮忙,后面得孩子去汇报,去答辩,后来也是拿了通州区第一,后来去市里参赛,每年孩子投入也将近小10万,学体能、学机器人、学演讲、学英语、学竞赛、学科学、学思维导图等等,这投入算少的了,要知道有些一节课课时费就2000。
我的另外一个同事卖了通州的住房,为了孩子上学在西城置换了一套二手房,以大换小,住的条件还一般,还得添个几百万,为的就是一个学区。
我想说到这里,不知道各位能看出点什么,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自己家孩子快2岁,我现在也是焦虑的不行,要知道每个稍微好点家庭他都这样,人家后面的努力咱们可能也看不到,为了不落后其他孩子,就得投入金钱和时间,海淀有些家庭是一人挣钱,一人全职带娃,直到高考毕业。
我们说说现在这个高考,太深的高屋建瓴的咱不说,咱们国家这么大,有发达地区就有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分配肯定必然是不均的,好的老师他就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一些重点学校,不可能每个学校老师都是清华北大麻省哈佛的,所以每个省教育质量和学生质量必然会有差异,考试成绩肯定不一,每个省考生数量也不一,所以录取率肯定也不一,所以近几年一些地区就会有中考回流生,目的就是为了三年后的高考容易一些,当然这是对相对成绩好点的学生来说,如果咱就是说如果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可能出现一些地区学生没学可上的局面,这是不可能让出现的,不然会出大事的,要是能实现早就实现了,上面难道不知道情况么。
现在一些地区素质教育,一些是应试教育,要知道北京市教育改革试验田,没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有他的道理,按照北京模式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哪些群体会受益?寒门还能再出贵子么?
有人说什么北京孩子是既得利益者,占了便宜又卖乖,这人家上一代打拼出来的,怎么成占便宜了,现在的北京已经不是过去的北京,新北京人太多了,都是通过高考从全国各个地区聚集过来,按理说老北京人应该反对,外地人抢占了他们原有的资源,抬高了房价,抢了就业资源等等,但老北京人还是比较包容的,拿本事说话人家也不会说什么或抱怨什么;
要知道他们能参加北京高考这也是人家父母竞争胜出后才来的大城市,哪个省份都有,考一代给下一代打了基础,考二代才能享受所谓的简单卷子,但是整个过程是累孩子累家长,从小卷到大,综合素质确实比外地的强太多,人家父母通过努力给孩子提供平台创造优质条件也不行么?就非得在一个圈子里面转,不能让优秀的人跳出原有圈子么?
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人天生就是官二代富二代,你非得让人家降低生活质量,不搞特权,非得把人家拉到和咱们普通人一个起跑线,可能么?没发现现在高考题越来越难了,新课标数学全国卷压轴题也效仿北京高考数学卷历年压轴题了,可以自行去看,别光看数学,也看看语文英语还有其他科,对不对,国家他是为了选拔有创新思维能力,能在今后科研出成果的,而不是就只会做题的学生,今后每个学生都有各自分工,而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天才。
非要统一卷子,咱就说现在孩子除了特别有天赋的,能差在哪里?不就差在自身所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家长投入的教育资源,真要统一,还让其他不发达地区学生怎么玩?一节课2000,这么投入,能一直负担的起么?有人说了,敢不敢不补课和他们一起考,这是脑子咋的了才说的这种话,我也玩王者荣耀,有时候玩对抗路出防装,支援队友拿了一些经济,对面打不过就说敢不敢不出防装,要经济一样再和他打,这是他脑子有病还是我脑子有病?
要统一卷子,参照24年竞赛选拔,人大附各科都有人,综合得分也是排第一的,有人说20年前统一考试过,北京孩子分数特别低,都啥年代了,20年前有这么多考一代么?20年前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有现在这么好么?有人说考研一张卷怎么没见北京孩子,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多有条件的都出国了,而且是大多数,这就是为什么有家庭从小抓英语,规划孩子学业。
北京地区他也不是全部学生都能上985和211,以我所在通州区为例,和东西海没法比,同一张卷子北京其他区考不过东西海,一个人家生源好,另外一个教育资源好,还有就是家长也给力,人能提供各种资源,我们所在通州区的孩子能咋办?考不过啊,我们能说把人家教育资源比如老师要过来,那可能么,再说孩子能跟的上么。
如果羡慕还想拥有某些地区优质资源,那就努努力给孩子创造条件,比如你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落户,那就想办法么,然后买学区房,总不能人家祖上有钱给孩子积累的多,有能力买学区房,你非得说不公平,必须让人家孩子上普通高中和你家孩子同一起跑线竞争。
最后想说,这个社会本来就不公平,每个人起点必然不一样,自己要去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应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为了就是一个扫盲和普及,想要孩子出类拔萃,跟自己家庭教育、资源投入和学校都相关,得家长自己上,不是说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该把他培养成清华北大,出来后年薪百万,报个补习班就应该啥都会,那个个都是天才,别幻想万一或者如果或一旦就怎么样,接受现实,放弃幻想,你我都是普通人,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一切优质条件,觉得北京卷子简单,就想办法把孩子弄过来考,抱怨那么多真没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