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车光响
1986年,我到了村庄上,成了孩子王,工作就在村小学。学校建在淮河边,离村庄五百米,占地九亩,一排十七间瓦房,没有围墙,有两亩多地的“试验田”。一个大队学生都在这里读书,学校有学生300多人,一个泥操场。就在这样简陋的学校教学,学生考试用的试卷都是老师自己出卷,用特制的铁笔刻钢板,然后用,油印机印刷。
油印机在老师的小办公室的角落里,我依稀记得是一张破老式办公桌,上面有一张粘糊糊的油印机。我知道,在当时这东西可是学校先进器材,蜡纸刻好试卷后,夹住,裁好白纸,用油辊子沾黑油墨一推,白纸就变成了一张试卷!比自己用印蓝纸抄印效率高多了。
有时候让学生帮忙,反复强调: 辊子,轻轻沾墨; 推动,慢慢移动;用力要匀;保持干净,不要用手乱摸。但结果,学生的手上还沾着黑墨水。有的试卷,甚至成了“淡妆重抹”的油画,报废了。老师能刻一手钢板字,有时候老师会让高年级字写得好的学生帮着刻,学生刻得非常认真,刻字没有连笔,虽然略显稚嫩,但工工整整,印刷出来效果非常好。那时候学生非常听话,非常勤劳,帮助老师干事情是种荣耀,课间和放学的时候常常可以看见五年级学生专心伏案刻字的身影。
这些场景四十岁以上的老师才会知道,现在年轻人对油印机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
1995年,学校建了教学楼,拉了围墙,学生人数减少到150多人。这台旧油印机显然已经超出了它的负载。学校决定将有限的公共资金中的一部分用于更换印刷设备,并花费了1800多元购置了一台扫描仪和一台手动油印机,学校还专门腾出了一个小房间,开设了文印室。有了这个扫描仪,老师就不用刻蜡纸了,只要把数据放进去,大约五分钟,一张蜡纸就被雕刻好了。而手持式油印机的印刷速度大大提高,打印出来的试纸也更加清晰,和书本上铅印的差不多,试卷手感也好。更重要的是,当整个镇上只有我们学校有这样印刷机的时候,友邻学校都来蹭印试卷,我们的骄傲常常用语言来表达。
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2000年。那一年,我到了镇中心小学,学校建了一个计算机房,25台计算机。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现代媒体将进入课堂,学生开始学习电脑操作。老师在教学中也用电脑做课件,农村学校教学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这样,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学校购买一台试卷印刷一体机,这个机子只要把试卷扫描进去,就可以开印,印刷速度极快,除了满足超过1000名教师和学生的正常印刷需要。
现在学校教学楼新颖气派,电脑教室里铺着地毯,空气调节,自动窗帘,一个专业操作员。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先用投影设备,用电脑直接把教学课间投影到白板上。现在教学设施进一步更新,一体机装进了教室,黑板后面就是一个巨大屏幕,连接了网络,可以很好地运用网上优质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先进的教学设备让我们大开眼界,得到更多的便利。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教育设施总是与时俱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 ”的发展,智能教室应运而生。借助智能教育云平台,通过教师端和学生端,实现零距离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在线学习、数据共享、习题评估、学习监控、消息签名等功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办学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印刷试卷从油印机到一体机,教学设备从简单到奢华,乡村教学楼拔地而起 ,哪一个本身不是改革开放的见证和缩影?40年的辉煌成就,我们享受; 祖国的美好明天,我们衷心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