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关于考试作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避开或者突破考场防范作弊的安全管理措施,获取、记录、传递、接收、存储考试试题、答案等功能的程序、工具,以及专 门设计用于作弊的程序、工具,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作弊器材”
B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试题不完整或者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 的,不能认定为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
C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以代替考试罪定罪处罚
D单位实施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等行为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定罪量刑标准,追究组织者、策划者、实 施者的刑事责任。
在这个关于考试作弊的题目中,我们需要根据提供的选项内容,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判断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首先,我们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项提到:“具有避开或者突破考场防范作弊的安全管理措施,获取、记录、传递、接收、存储考试试题、答案等功能的程序、工具,以及专门设计用于作弊的程序、工具,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作弊器材’”。这一说法与《刑法》中关于作弊器材的定义相符,因此A项是正确的。
B项说:“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试题不完整或者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的,不能认定为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即使试题不完整或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其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并能为作弊者带来实际帮助,那么出售或提供这些试题、答案的行为仍然构成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因此,B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C项指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以代替考试罪定罪处罚”。这与《刑法》中关于代替考试罪的规定相符,因此C项是正确的。
D项说:“单位实施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等行为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定罪量刑标准,追究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的刑事责任”。这也是符合《刑法》和相关解释的规定的,因此D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不正确的说法是B项:“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试题不完整或者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的,不能认定为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
二,多选题:
11, 下列关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的说明正确的是()
A可以依申请接受社会有关方面的查询
B记录、保留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人员的相关信息
C记录的信息未经法定程序,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删除、变更
D应当及时向招生学校或单位提供相关信息,作为招生参考条件
解释:关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的说明,正确的选项有:
A. 可以依申请接受社会有关方面的查询
这是正确的。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可以依申请接受社会有关方面的查询。
B. 记录、保留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人员的相关信息
这也是正确的。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的主要功能就是记录、保留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人员的相关信息,包括作弊行为的具体细节等。
C. 记录的信息未经法定程序,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删除、变更
这同样是正确的。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中记录的信息,未经法定程序,任何组织、个人都不得删除、变更。这是为了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D. 应当及时向招生学校或单位提供相关信息,作为招生参考条件
这同样是正确的。诚信档案的信息可以被用作招生参考条件,招生学校或单位可以根据诚信档案中的信息来评估考生的诚信度和可信度。
所以,选项A、B、C和D都是关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的正确说明。
12.在职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考试机构应当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予以解聘()
A为作弊组织者提供试题信息、答案及相应设备等参与团伙作弊行为的
B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
C提示或暗示考生答题的
D组织团伙作弊的
关于在职教师出现特定情形时,教育考试机构应当如何处理的问题,正确的选项是:
A. 为作弊组织者提供试题信息、答案及相应设备等参与团伙作弊行为的
这一选项是正确的。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二条,如果在职教师为作弊组织者提供试题信息、答案及相应设备等参与团伙作弊行为,教育考试机构应当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予以解聘。
B. 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
这一选项也是正确的。同样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二条,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在职教师,也将面临由教育考试机构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予以解聘的处罚。
C. 提示或暗示考生答题的
这一选项不是正确答案。虽然提示或暗示考生答题属于考试违规行为,但根据提供的法律条款,这并没有直接规定在职教师因这种行为而面临被解聘的处罚。
D. 组织团伙作弊的
这一选项是正确的。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二条,组织团伙作弊的在职教师也将面临由教育考试机构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予以解聘的处罚。
因此,正确的选项是A、B和D。
三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