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被风刮跑了(小女孩的试卷被风刮走了)

试卷被风刮跑了(小女孩的试卷被风刮走了)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9 23:54:46

(网络图片)

每到新学期开学时,总会传来一些因为作业没有完成而产生的段子,诸如书包被偷了,作业掉沟里了,还有被狗撕烂了的,没办法,现在的孩子都不喜欢做作业。2020年春节假期因为疫情自然是例外,估计全国的大中小学生都盼着开学,再也不怕作业完不成了,因为“再不开学,我爸爸妈妈都要疯了”。看来,假期太长了也不是好事。

说到完不成作业的理由,现在的孩子可能是“生活富足限制了想象力”,不如我们那个时候,例如我们那个年代,也就是36年前,完全可以“报告老师,我的试卷(作业)被风刮跑了”,不但老师相信,自己也相信!

诸位读者,你信不信?

现在每到高考中考,媒体啊、老师啊还有家长啊,总是不厌其烦的提醒考生一些注意事项。但有些大头虾将准考证遗忘啊,有临场紧张晕倒啊。当然,从事法律工作这么多年,总关注到一些不守规矩的事,例如将手机带入考场啊什么的。据2018年高考前夕南方都市报记者卧底替考组织,发现有枪手正在南昌参加高考。真是可怕,我们有些国人还是缺少守纪律讲规矩的传统和意识。考试前老师提醒些什么?除了考试纪律,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但当年我们考试前,老师提醒我们“不要把试卷被风刮跑了”,我清晰地记得,这是36年前我小学毕业考初中时的事

(现孙板小学大门)

36年前的1984年,我小学毕业要考初中。考场设在离村8里路的孙板村。考试那天一大早,在村小学(邵市小学)集合,然后步行去孙板村考试。集合前列队听校长讲考试注意事项。当年的农村想来还是穷,我们竟然没有毕业照,现在想找找同学们的模样都想不起了,都是穷苦限制了想像力。

当时的校长是徐学孔老师,他家在离我们村四里路的郭集村,我上了初中后,徐老师后来到了孙板初中任教务主任,作为他的嫡传弟子,我受惠老师很多。可惜的是,老师已经仙逝于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家。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已经是2年后,我只能面对北方的方向,向老师默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师,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领路人。我们无以回报,相信老师也从来不图回报。让我们把这份感激永铭记在心头。

(后排中为徐学孔老师)

徐校长讲的无非是严格纪律,印象中徐校长讲的非常严肃(他本身大高个子,人就长的很严肃),无非作弊要取消考试资格之类,好在当时还不像今天有神马诚信记录。再说,当时的孩子都小,似乎敢作弊的不多,不像今日的孩子那是满口谎话,只要你敢相信他就敢编。于我,从来都是老实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作弊之说。只是在大学,对那些无聊至极今天我都羞于提及名字的课程才抄袭过同桌。也就仅此一门而已。徐学孔校长特别提醒我们“不要把试卷被风刮跑了”,因为,是在户外考试。

8里的考试之路要步行前往,印象中当年带队的有栾庆来、邵景爱老师。路上老师们讲闲话,栾老师说,“校长讲的也太严肃了,这种纪律强调一下就行,孩子们小,胆子也小,把孩子吓坏了会影响成绩发挥的”。我相信栾老师肯定不记得此事了,但36年了,我还清晰记得。一个老师竟然敢批评校长,真是胆肥啊。老师们之间或许有不同观点,但目的唯有一个:为了孩子。今天的老师还有这种胸怀吗?须知当年他们都是农村代课老师,上课是教人子弟的先生,下课是种地的泥腿子。而今天有的老师拿着国家俸禄,天天想的是房价在涨,股票在跌。不要埋怨他们,因为时代不同了,我们那个时代是理想高于天的时代。

考试是在孙板初中(现在已经变成了孙板小学)西边的操场上,露天考试。当天是个大晴天,那7月天气(印象中是在高考之后)估计是有点热的。农村孩子不在乎这个,就坐在从家中带来的小板凳(小马扎)上,考试用的课桌是上初中时用的凳子。太阳底下,几百个农村的小秀才们热火朝天答题。考试过程我不记得了,只记得中午是在孙板村东王钦河上有个桥,桥对有个包子铺,就叫桥头包子铺,每个人就着大蒜吃2个大包子,然后喝点热水,解决了,现在都记得肉包子好香好好吃。

后来,我们那个班部分同学考上了初中。或许今天的人们已经不知道了,因为今天9年制义务教育,国家要保障孩子读到初中毕业,但我们那时候孩子多教育不发达,还是有可能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不能上初中的。我们那一年,孙板初中只招收3个班,大约150人,另外还有所口埠初中,好像才2个班。一个公社只有大约250人考上初中,当时的口埠公社好像有30多个村,这个比例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考试,小升初,但如果没有初中就没有后面的高中,因此这次升学考试也铺就了我的大学之路。

那一次考试,印象中没有同学的卷子被风刮跑,毕竟是关系人生命运的大事啊。但后来,在孙板初中读书期间,多次考试都是这样露天进行,印象中就有同学的试卷被风刮走了,这也没什么,好在每次都有备用卷,重新做一次而已。

我们那个年代,除了考试是试卷,有些假期作业也是老师自己用蜡笔刻制、油印的复习题目,在露天做作业时容易被风刮走的,所以你完全可以“报告老师,我的试卷(作业)被风刮跑了”,不但老师相信,自己也相信,大家都信!

(现孙板小学教学楼,当年教室均已拆毁重建)

之所以想起36年前的试卷被风刮跑,是因为昨天在初中同学群里孙欣玲同学转了一段文字:

曾经的他们,正值豆蔻年华、龙驹风雏,年时青春的我,成为了他们班集体的一员。记得他们淳朴无邪的神情,记得他们活泼单纯的跳跃、嘻嘻,记得他们写在作业本上的稚幼的符号。我虽然不能一下子喊出他们的名字,却忘不了那一双双亮闪闪的眼睛。

学校西墙外面的那片杨树林,是我经常带学生在那里考试的地方,每个学生背靠一棵杨树,席地而坐,就这样做卷。我也靠着一棵树,闭眼养神,吸闻着野外的新鲜,心旷神怡,回想起来,仿佛就是昨天的景象

三十几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曾经年少的他们也近天命,自豪的是他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我这个老师也成了真正的老太婆,更可叹息的是那片杨树林没有了!

(自称“老太婆”的王磊老师)

这是王磊老师的一段话,老师老了,其实她的学生们也在奔五的道路上。老太婆王磊老师当年教我们数学,学生送外号“王三石”,用她自己常说的话“就是块又横又硬的石头”,还记得36年前她在课堂上慷慨激昂的话语,在我们心目中永远是那个干练的“三块石头”。

那时候的老师年轻,但都有激情,有情怀,还记得初二教我们几何的张万芬老师上课前背着个大三角板,一堂课讲完又背起三角板大步流星离开,很有点女侠的范儿。

(教过我们语文的孙澄清老师)

想起了老师,就想起了母校,每年一度的回乡探亲我都会看看母校,现在的孙板小学,不管校名怎么改,那是我心目中永远的孙板初中。那里有我1984—1987的3年美好时光。在那里,开启了我的大学梦想。

祝福母校,感恩老师。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