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存在考试,肯定就会有对应模式,僵化的模板是套路,灵活的模板是思路
语文想考个理想的成绩也并不难,咱们不要求考140分以上(这是不现实的),如果你能通过努力考到120分以上,你和高考状元的语文分都不会差很多,你都是凤毛麟角,如果你能考110分以上,就算是比较理想的成绩,这对你考个一本或是二本都是有帮助的。
这里的内容不全是高考语文复习该掌握的知识点罗列,这里更多的是一种答题模板思路,对每种题型的把握与思考。有利于大家宏观上体会高考试卷的做题方法。
完整版可分享
各类题型解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思维模式,口诀: “一快品、二圈定、三对比”
论述文本阅读做题时先看文章最后右下角的标题(题目往往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文章写的大致是什么方向的内容,然后开始读文章。
第一遍: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可以跳过不管,一般来说,个别词语对整篇的文章理解关系不大。
第二遍: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三遍:把选项和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在确定选择一个选项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审题注意题干中对象、原因、现象、影响等关键词语。
记住八大设误陷阱: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混淆是非、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因果混乱、无中生有。
这类文章中的前2道选择题做法和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方法一样,这里不再多说。4、5题再加上前面的1-3题,这5道选择题,是能通过刷题提高正确率的,一定要多做题,找感觉,力求考试时全对或者最多错1道。
这类文章中的前2道选择题做法和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方法一样,这里不再多说。我想说的是,4、5题再加上前面的1-3题,这5道选择题,是能通过刷题提高正确率的,一定要多做题,找感觉,力求考试时全对或者最多错1道。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主观题也就是第6题,考查考生的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做题时:
第一步:先审清楚题干中让找的内容,例如是原因还是措施。
第二步:回到材料再读材料,确定【答案】分布在所有材料中还是某一则材料中,边读边勾画筛选出的内容。
第三步:将勾画出的内容整合起来,该分角度的分角度,该合并的合并。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步阅读法
1、快速地阅读并整体感知全文(5分钟)
2、再次扫视全文,深入理解(1-2分钟)
3、带着问题再读文章,一边答题(12-15分钟)
小说解题思路
1.形象题(1)总说:他是一个【形】【形】【形】的{身份名词}(2)分析:性格 情节
2.性格题(1)总说:性格(关键词) 分说(概述情节)
3.心理题:总说【心理状态】 分说(行为表现)
4.作用题【3 1 1】
(1)人物=形象 性格 心理
(2)环境=时代 地域 氛围
(3)情节=照应【上】 铺垫【下】 转换【上下】 线索【贯穿】--答题时要注针对性,就提论题,让人知道你答的是这篇文章
(4)主题=揭示 突出 彰显
(5)读者=悬念 思考 想象
5.手法题【形式】【赏析】
(1)人物类【手法,赏析】=手法{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 效果{心理,性格}
(2)环境类【景物,特点】=侧面描写{烘托} 效果{作用题}
(3)情节类【记叙,特点】=写作视角{人称} 描写手法{环境,景物} 叙事方式{情节:顺序,插叙,补叙,自叙}
6.主旨题(1)理解题=表层 深层(2)要素:情节 人物 环境【时代】
7.寓意题:象征性词语=人物【词语与人物的关系】 主题 情节【结尾结局】 环境
备注:1.形象特点类:内在性格(性格题) 外在形象技能(技艺高超,年轻等)
2.心里变化过程:情节 心理(不同)
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
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
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
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
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
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