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经有多少人因为这句话发奋图强,我们读书获取知识的目的多种多样。但也只有仅有这一条让我们热血沸腾,为了国家前途的命运而发奋努力读书。
我们中国有着特有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怎样去检测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一个人是否品德兼优,古时候我们是通过科举考试,而今天我们采用的是高考的方式。这个用考试来检验学生的方式十分现实,因为中国的人口众多,不可能按照一些观察,举荐的方式,这样很容易造成不公平的场面,甚至还可能弄虚作假。
于是,我们经常能够听说一些关于读书人寒窗苦读的故事。“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不仅仅是在古代如此,现在的高考亦是如此。我们现在也会给每个省的高考第一称为状元,文状元理状元。特别是对于一些寒门子弟,高考真的是改变一生的重要时机,在高中那会我们的老师就经常跟我们说,高考改变人生,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等激励我们努力向上的话。
高考应该是人口众多的中国选拔人才最公平的方式了吧。但是,还是有人会抱怨高考的不公平,全国考卷有三份,每个地区考的题目是不同的,每个地方的录取分数线是不同的。还有一个地方也是不公平的,这种感触在有复读经历的孩子身上尤为鲜明,那就是,每年的考题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每年的录取线也是相差很大的。
要是生在1977,人人都应上清华北大最近,1977年的高考试卷被“曝光”,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很多人看到这张试卷之后,纷纷扬言,这样的试卷我也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大家大放厥词的原因就是,这个试卷的题目实在太过于简单。
因为这个试卷的题目太过简单,这可能就是很多人不服气的原因吧。这张卷子确实十分容易,语文题目一共只有三个题。而且其中压轴的作文题的题目居然只是写难忘的一天,这种类型的作文题目实在有点像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哪像我们现在的高考题目,稍微一不注意审题,就会出现偏题这样的恐怖事情,偏题的作文可只有十五分,哪怕你的文笔再好,你的主旨再鲜明也没有用,统统都只给十五分。
别看现在的高考只有三张试卷,但是这三张试卷它考察的内容是广泛的让你不敢相信,一个题目他可以同时考察你好几个知识点,只要有一个没有掌握,这个题目就拿不到分。这是非常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理解能力的一项考试。
但是相比于1977年的这张高考试卷,这个高考也太简单了,怪不得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的人甚至还说小学生的练习题都比这张试卷更加有难度。这张是真的简单,语文试题中居然还出现了小学一年级所学的改错类型题目,而这些题目的内容也是反映着当下的政治生活,例如,其中一个改错就是与雷锋有关。
其实这并不是不公平的表现,时代背景不同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是不同的。就算是放到现在,今年和往年两年的高考也都会有很大差距。因为,历史潮流是动态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变化的。
1977年是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一年,国民文化程度普遍低下,那个时候的大学生不用考试,只要成绩好,家庭背景好,根正苗红,就能被推举上大学,所以,那个时候出现了很多德不配位的大学生。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中国,也是有很多人参加这次期待已久的高考的,可能有很多人为了这次高考准备了很多年,也有很多人没有坚持到1977年的高考恢复。
当时参加高考有570万考生,而真正录取上大学的只有28万考生。这个比例低的吓人,大家纷纷感叹,这么简单的题目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被录取,因为这些题目在我们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了的现在看来,这些题目确实非常简单。
这些题目在我们眼里只有小学的水平,可是放在那个时候,大家连饭都吃不饱,生活根本没有保障,有几个人会选择去上学堂念读书,念字,有几个人会坚持自己的大学梦?况且由于时局原因,根本没有几个人敢站出来向大家传授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几个人敢站出来为真理说话。历史潮流总是往前的,我们不能拿现在的文化水平去衡量以前的高考题目。
高考是公平的即便是在现在,因为国家政策,时代潮流的变化,国家对社会的人才要求是变化莫测的。高考是公平的,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起公平竞争的机会。也许我们会抱怨区域之间的不公平,明明考着同样的卷子,可别的省份的分数线总是比我们省低上几十甚至接近100分。
可是许多人逐渐能够明白这是地区的差异才会导致录取分数线的差异。远在明朝的时候,明朝政府就采用了南北分卷的方法来招纳人才。因为,北方经济发展不及南方,每年录取的南方人总是比北方人多上许多。所以,明朝政府就采用了南北分卷的方式平衡了全国的录取差异。
大家纷纷感叹1977年高考试题简单,其实心里藏着不甘心。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这样的想法,但是,世界其实很公平,高考也是很公平的。分数,成绩,试卷的难易程度代表不了什么,唯一能证明自己的就是比别人优秀,只有自己超过竞争者,成功会不请自来。
也许,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是这个意思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